行路難,別了故都歸故鄉。

王斌捧著委任狀,馬越沒有接,他只是看著小皇帝清澈的雙眼。

這是自己的弟子,這是先帝的骨血。

小皇帝堪堪九歲,這本是個幼稚天真的年紀。登基之日陛下甚至拿著傳國玉璽在背後藏著皇兄送的草螞蚱。登基半年,小皇帝並未親自發出一道政令,曾幾何時,馬越也曾寄望親眼看到自己教授的小劉協成長為一代明君,一道道政令自他之口說出,教天下平定,令黎民安居。

今天他見到了,小皇帝發出第一道自己下的詔令……是袒護著自己離開。

“馬卿,你怎麼哭了?”小皇帝踮起腳仍舊夠不到躬身下拜將軍的眼睛,他只能無能為力地看著自己的老師眼睛流出液體在滿面鮮血中衝出一條白痕,混著血液滴在地上。

馬越閉起眼睛,他笑著,將委任詔書緊緊攥住塞入懷中,轉過身眼睛猛地對上董重,眼神中似乎藏著兇蠻猛獸,嚇得董重直後退兩步才反應過來穩住身子,指著馬越問道:“馬君皓你要做什麼!”

哪知道馬越只是瞪了一眼,接著對太皇董太后躬身拜倒,道:“太皇太后,您要保重身體,臣這便走了。”

董太后輕輕頷首,沒說什麼。

這一場洛陽城外的兵亂誰都清楚是怎麼回事,但他們都默契地沒有提出來,只是看著馬越再度對小皇帝躬身一揖,轉身離去。

這一次,再沒有士卒膽敢阻攔他。

“姑,太后啊,您可不能放虎歸山,若今日走了他後患無窮啊!”看著馬越離去的背影,董重急忙跟在太皇太后身後,他太清楚馬越這次是恨上自己了,如果一怒之下回涼州造反,大軍一到自己肯定是活不成,急忙說道:“涼州那地方,最多的可就是不怕死的兵卒!”

董太后沒有理他,只是揚了揚手,宮中冗從便高亢地唱道:“起駕!”

回到宮中,董太后便找來皇帝身邊的黃門侍郎,下詔書一份,免去條侯董重驃騎將軍之職。

董重接到詔書時,兩股戰戰呆坐在府邸門口,當日他請求面見董太后,董太后只讓人傳了兩句不相干的話,董重就全都明白了。

太后說,皇帝總會長大,董氏就剩他一個男丁了。

其實董太后,比誰都清楚宮裡的這些事情。

……

一條小路彎彎曲曲細又長,這個年月普通人家想活下來可不容易,天災人禍從來未曾間斷過,最近幾年先是地震,隨後蝗災席捲而來,而後又是三年大旱,田地裡長不出東西不說,各地招兵買馬,混戰不休。

董卓對馬越說,這是天下大亂的前兆,正是吾輩男兒拔劍稱雄之時,昔年高祖斬白蛇起兵也是一個道理。

關羽聽到這話就眯起了眼睛,董卓這話裡滿是叛逆的味道,他不愛聽啊。心頭不禁對董卓有些看低,正經的前將軍,吃朝廷俸祿的大將,不懂忠義孝悌就算了,一心想著亂世稱雄算什麼玩意兒?

一夥弟兄在洛陽搏了大富貴,各個都是將軍校尉之身,這一次算是栽了大跟頭馬蹄撩撅子,都跟白身差不多了,偏偏關二心頭還隱隱有著幾分期盼,不用整天提心吊膽,回了涼州……就是回家了。

他可跟別人不同,他有妻室有兒子,跟著馬越一走就是五年從來未得安穩,一晃小平兒都有十歲了,到了該讀書的年紀,關羽打定主意這次回涼就不出門了,好好在家教教兒子讀書識字弓刀槍馬。開始是不成氣候妻兒接到洛陽也享不到福氣,後來成了氣候,卻又終日刀光劍影,教人不敢接了。顛沛流離了十餘年的關西漢子頭次覺得涼州是個好地方,儘管那只是半個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