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護衛彭脫(第1/2頁)
章節報錯
同行有四個羌人,三個老人一個小孩,衛和說他們擅長相馬。那羌人少年的漢人名字叫做衛發,跟著他父親一起。衛發是否擅長相馬馬越不知道。但他知道衛發擅長吹羌笛。
羌笛聲音尖細,吹奏有悲涼的思鄉之感。衛發休息時吹奏羌笛被馬越聽到非常喜歡,就讓衛發教會他吹羌笛,打發無聊光景。此時馬越正靠在板車上握著馬騰送他的繯首刀削著支兩管羌笛。如今他們已經進了武威郡,距離祖厲縣城至多不到半天路程。馬越騎術一般,一天至多能騎三個時辰,過了四個時辰便難忍腰痠背痛馬上顛簸,騎馬時要雙腿駕著馬臀才不會讓自己從馬上栽下。
關羽說這也是一種修行,因此馬越每天都在馬上待上近五個時辰。實在受不了就讓關羽騎馬掛上板車拉著他走。衛發教他的曲子名叫白雲,講述了一個少年離家少女守望的美麗故事。這些日子他已經能吹得有些模樣,倒也不算難聽。這一片孤城萬仞山只有天邊的白雲相伴,吹這首曲子倒也不錯,反正馬越的吹奏能力欠佳,也吹不出曲子本身的思鄉之情。
看膩了路途中的天邊風光,反倒有些覺得這一成不變的美麗景色分外惹人厭。
這在此時,商隊前方一陣呼嘯,十餘支箭矢從官道兩旁林中激射而出,其中一支便射到板車上嚇得馬越手以哆嗦,慌亂中急忙舉起馬瘸子大哥送他的銅皮小盾擋在前方。
“三郎小心!”騎馬的關羽反應很快,幾乎在箭矢射來的同時便發出一聲長嘯。
“敵襲!”
噌地一陣拔刀聲,官道兩旁吼叫著衝出數十揮舞刀劍的賊人。
短兵尚未相接,商隊便倒下幾名護衛。慌亂之中關羽提刀下馬一腳踹翻板車,將馬越藏在板車後面,以防被流矢所傷。接著虎躍而出迎上賊眾。
馬越躲在木板後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生命的脆弱此時一覽無餘。這是他第二次經歷這種情況,第一次是彰山砍柴被野狼撲倒在地的時候。他左手舉著盾牌,右手緊握長刀半蹲在板車後,透過木板空隙他在亂戰的人群中一眼就看到關羽的身影。
此時關羽以一敵三刀法大開大合,身下已經有兩具屍體,商隊護衛們看他如此勇猛都在奮勇殺敵的同時努力向他的身邊靠攏。
不多時馬越便看到了二哥馬宗帶著幾名隴縣出來的護衛同關羽回合。馬宗此時遍身染血但看起來並無大礙。
一腳踹開擋在兩人之間的賊人,補上一刀的同時馬宗急切地問道:“三郎呢!”
關羽砍翻眼前最後一人,朝馬越躲藏的板車示意,馬宗點頭後二人一同朝著衛公子那邊殺過去。
比起車尾的攻擊,賊人明顯將攻擊的中心放在衛公子那波人身上。賊人數量眾多,密林中又有潛藏的弓手,形式岌岌可危。若非關羽馬宗二人帶人趕到,恐怕他本身的衛家護衛要死傷大半。
馬越在板車後沒有絲毫危險,看著眼前形式心中敲起小鼓。這夥賊人不似劫財,倒像是為了殺人而殺人,手段兇狠但實力不足,看起來又不像是混跡山林多年的賊人。
何況還有弓弩在手,漢朝明禁民間出現弓弩。何況是涼州這種與外族接壤的地方,漢朝之所以並未強盛致勝的法門便是強弓勁弩與軍陣之法,因此邊塞地區的弓弩管制比中原更為嚴格,盜匪之流想要拿到弓弩簡直難比登天。
廝殺結束,賊人久攻不下露出膽怯之心,又怎能是越戰越勇的關羽等人之對手,丟下二十多具屍體逃走了。馬宗本想追擊,被密林中射出的幾支利箭多阻擋,只能作罷。
馬越此戰拔刀出鞘卻並未參與戰鬥,看周圍安全他才從板車後面走出,幫著清點傷亡。
關羽說的那句‘想要錢也要有命拿’是對的,付出與回報往往是成正比的。此戰賊人死了二十三個,商隊裡死了一個馬伕三個護衛,還有六個護衛重傷眼看活不成躺在地下哀嚎。
其餘眾人也有不同程度的輕傷,原本輕快的旅行氣氛轉瞬之間蒙上一層哀傷。
誰都沒了談笑的心情,傷者簡單處理後眾人再次上路,不過這一次大家都很警惕,擔心再次受到伏擊。
馬越坐在板車心情難以平復,他努力不去想那些屍首被拋在路旁只有蓬草野狼為伴的死者的臉,可手卻不住的發抖。這讓他想起從前世界裡一段短暫的對話。
“聽我說,現在不要想蘋果。”
“告訴我你在想什麼?”
“蘋果。”
馬越現在就陷入了一個這樣的迴圈裡。他越努力告訴自己不要去想那些死去的人,思緒就越忍不住往那邊跑。
騎著駿馬的關羽扭頭笑著問道:“第一次見死人?”
馬越面無表情儘量讓自己看上去正常一些,他點頭之後想到自己出生的第一天就見到大哥馬騰揮舞草叉將兩個馬賊從高頭大馬上捅下來所以他搖頭,然後發現這是沒辦法說的事情,難不成關羽問他第一次什麼時候他說出生的時候嗎?
關羽嘆了口氣,用一種很難在關羽臉色看到的神情說道:“這年月就這幅模樣,每天在任何地方都有死人的,你看得多了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