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阿若首功(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
羽林軍的名聲不是靠說出來的,儘管他們沒有地方軍隊的征戰經驗,但這些羽林孤兒身上的每一個甲片,每一條肌肉,都是漢代最優秀的代表。
他們世代為軍,祖先是六郡良家子選入建章營,先祖陣亡,後代補入,代代相傳。牙牙學語之時開始接觸的第一個詞語就是‘陛下。’漢武、王莽、光武。
三百年過去了他們依舊根正苗紅。
高於任何軍隊的地位,優於任何士卒的訓練,他們保持著兇悍的戰鬥力與充實的頭腦。
“天佑……大漢!”
一聲聲吶喊中,身旁的袍澤奮勇殺敵,英勇赴死。
這是一場屠殺。
羽林騎結陣根本無人能敵,左衝右突只消片刻,數百黃巾黨便死傷大半。
即便亂戰至此,仍舊沒有人後退,沒有人逃跑。
烏合之眾阻止精兵悍將一刻,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他們不是一般軍隊,正常的軍隊即便軍紀再嚴整,再精銳的部隊也敵不過袍澤死傷所帶來計程車氣下降。即便是羽林軍,傷亡超過十之二三士氣就會開始低落,超過七成死傷,剩下計程車卒一定會發生潰散,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只有黃巾黨,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恐懼只能激發他們更可怕的戰鬥意志,戰鬥到底,全部死光都沒有關係。
儘管他們根本就不會戰鬥。
三個馬越綁在一起也比不上朱靈對羽林騎的瞭解,只見朱靈口中呼喝著戰陣的口號,羽林騎不斷變陣,在狹小的地形中依次絞殺著敵人。
羽林騎遍身染血,馬越也不例外,長戈折了他握著環刀一遍遍掃視著戰場,三個黃巾黨都不是一個羽林騎的對手,更何況現在是三個羽林騎打一個黃巾黨。
在戰鬥最激烈的人群中,馬越看到了楊豐。
俊美的青年腰間繫著六顆戴黃巾的頭顱狀若瘋魔,在黃巾黨的重重包圍中撐著一杆長戈,憑一柄鐵劍獨戰數名暴民,長劍精確地擋下每一次攻擊,殺傷每一名敵人。
“雲長,阿若受了傷,去幫他。”
馬越率眾將敵人衝散之後便與朱靈蹇碩坐鎮中央,身旁跟了二十餘名羽林持著手弩,打擊著每一個情況兇險的戰區。關羽則始終跟在馬越身邊斬殺一切試圖靠近他的敵人。
當然,在馬越身側,還有被捆成粽子的馬元義跪在地上。
聽到馬越的命令,關羽沒有猶豫,擎著長戈便衝了過去,馬越手指一揚,身後羽林便將手弩對準了離楊豐有些距離的敵人扣動扳機。
戰陣之上,弓弩是一種無差別武器,不分敵我。
熟能生巧的箭手在平時能在百步外射穿樹葉,但戰陣之上,未必能準確命中百步外的敵人。短兵相接射不中敵人就會射到袍澤,沒有幾個將領願意看到這種結果。
關羽如同一柄尖刀,揚著長戈衝入黃巾信徒的重重包圍之中,撞入人群就是一番哀嚎,長戈斜挑橫掃,方圓之內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