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院子種了一顆老柿子樹,現在臨近10月中旬,柿子早就紅彤彤的掛滿了枝頭,有些枝頭還伸出了牆外。

夏晚騎車老遠就看見了出牆的柿子樹,此時周奶奶和老裁縫正在院子裡醃柿子,夏晚進了院子就擼了袖子上去幫忙。

平常人家都拿石灰去醃柿子,周奶奶卻是拿出了高度白酒:

“這用白酒去醃,才最是脆爽香甜。”

先將柿子一顆顆的洗淨,將表面的水用乾布擦乾,再將柿子放白酒裡滾上一圈,最後將柿子蒂也蘸上白酒,最後放進窄口胖肚的罈子裡,一層層的整齊碼好,蓋上壇蓋,最後在留好的蓋子倒口邊倒上水,才算徹底密封住。放在屋裡陰涼處,等待一個星期,就能開壇吃了。

老裁縫將罈子放在屋裡,淡淡道:

“這對待好東西,最是需要耐心。只能歷經歲月曆練,慢慢沉澱,才能出來好東西,萬萬不能急躁。”

這話意有所指?

夏晚將手裡沾著的白酒一點點的洗掉,笑道:

“師傅,我想試試自己設計衣服。”

其實,這周夏晚在家裡盤賬,就已經發現上游批發的衣服進價越來越貴,但衣服卻很多粗製濫造,需要費精力挑選,而下游的供貨服裝店卻是對品質和價錢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想要質量好,又要價錢低。這對於中游的夏晚來說,意味著不僅錢要花多,東西質量卻越來越不好把控。

上週送貨時,就有送貨員過來說,男裝店老闆們說想和她談一談明年的合同,想要重新定價。

利潤漸漸變薄,發展越來越窄,夏晚已經想了好久,也許自己製衣才是出路。

湖市附近有很多布廠,直接找他們拿布,原創設計服裝,再加工製作,就能節省一大筆錢。

這是小作坊一躍成為製衣廠的想法,與之前雜物房做的簡單人工改版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不僅是設計還有裝置,人員培訓,質量把關,都是很多她需要操心的。

但她並不準備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現在就先從開始設計製衣開始吧。

“師傅,我想從女裝開始,現在天馬上要轉涼了,我可以設計出一款羊毛大衣,主打保暖和好看。”

女裝她現在主要供貨給“夏都服裝店”,自家店裡買衣服,她可以直接觀察銷售情況,看自己的設計貼不貼和市場的胃口。

而且,她還記得之前周奶奶提過的的一件事。

“你是知道我做大衣最拿手吧!你個小機靈鬼。”

老裁縫笑罵道。

接下來的日子,夏晚全身心的泡在製衣房。

從挑選面料,設計,裁片,裁衣身衣袖,縫製,打板,一步步的學,老裁縫在旁邊一步步的手把手教,因為週一到週五夏晚還要上學,只週六週日有空,夏晚前後幾乎費了近1個月,才出了樣衣。

衣服因為定價不高,選的是羊毛織出來的料子。顏色選的是黑色,這顏色受眾廣又不挑人,釘的排扣選的是珍珠下墊山茶花形狀的銀白託底,就光這個釦子,夏晚不知跑了多少家廠子,看了多少樣貨才選中的。

衣服是直接擺在雜物房,夏晚讓邊上的婦女們一個個上身穿,她再根據實際修改,婦女們高矮胖瘦都有,改到最後,已經將這件衣服發揮到極致。

這是夏晚獨立設計剪裁出來的第一件衣服,傾注了她極大心血。

最終出來的效果,自然是極好。

衣服布料厚實緊密,剪裁合適,微微寬鬆的肩袖位置,並不挑人,很是顯瘦高挑。因為她在後片側縫、肩縫、袖子縫線都用斜布條包邊,這個細節雖然費人工,但很能增加整件大衣的質感。衣服看似純黑普通,但釘著狀似山茶花的白色珍珠口子,一下子顯示出設計感和與眾不同。

這件衣服絕對會爆火,夏晚很有信心。

樣衣出來後,接下來就是投入生產,雜物房的婦女們都會縫紉,因此夏晚直接將衣服縫製步驟,拆分開,點對點教給婦女們,直接責任制落實。簡單磨合2天,雜物房一下子就生產出來20件。貼合樣衣有9成的相似,夏晚將成衣很是仔細檢查,發現了錯誤,找出對應的人拆衣改正。

現在雜物房已經發展出了近30人的隊伍,村長也不用夏晚去說直接大手一揮,找了村裡的幾個人在雜物房旁的宅基地建了一排小屋,原來的雜物房也打算拿著剩下的油漆和大白重新刷了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