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白白得了件古董旗袍。

她也沒有穿別人舊衣的尷尬,這衣服做工不凡,質感如絲綢錦緞般輕軟無物,不是那種改良的旗袍連衣裙,而是真正的古法旗袍,以開襟係扣,版型略微寬鬆,卻很好的勾勒出身形,更覺窈窕婉約,顯然是一件值得珍傳的佳品。

她一回到家就將衣服換下,將這件旗袍用衣架仔細掛在自己的衣櫥裡,很是珍重。

身上重新穿回老裁縫補好的紅毛衣,她站在鏡子前仔細打量,發現原來被火燎開的口子,被仔細得用了墨綠色的毛線織了朵百合花,為了對稱,另一側的袖子也被拆了繡上對應的綠百合,將一件普通好看的紅毛衣,瞬間上了一個檔次,顯出一種讓人驚豔的美麗。

“果然是老手藝人啊,這眼光,這手藝,真真是甩了別人幾百條街啊。”

想到現在甚至是未來二三十年在市面上都很流行的辣眼設計,還有國外極受人追捧的所謂奢侈品,和這真正國粹一對比,真真算是不堪入目,粗製濫造。

手藝傳承從古都是傳幫帶的傳授,可惜,按照那些巷子裡的鄰居說法,這對失子老夫妻估計打算粗茶淡飯了卻殘生,這門手藝怕是要失傳了。

這本就是一個小插曲,夏晚不想讓父母們擔心,倒也沒聲張。

“叮鈴鈴”一陣突兀的電話音響起,正在客廳掃地的李愛珍順手接過,不知電話裡說了什麼,李愛珍一下就變了臉色,語氣冷淡低聲說了幾句後“啪”的結束通話。正在屋裡的夏晚出了房門,疑惑看去,李愛珍背過了身,淡淡道:“打錯電話了。”

夏晚倒也沒放在心上,她的日子一如往常,每日繼續週一到週五學校學習,週六日去杭城進貨擺攤,日復一日的重複和忙碌。

日子看起來也沒多少變化,但有時夏晚也會去老裁縫家坐坐,送些水果煤餅等生活必需品。老裁縫家東西全收,但對夏晚的態度還是冷淡平常的很,並不熱絡。

時間從12月底慢慢推向春節,越是臨近過年,節日氣氛就越是濃烈,許多人家上街購物置辦年貨,街上商家們也紛紛擺出了節日商品供人群採購,人流熙熙攘攘,極為擁擠。

最近的商品是越來越不夠賣,往往是剛擺出來就被人採購一空。而且天氣也是越來越冷,泠冽的寒風能把人鼻子都吹掉,夏晚抓住先機直接從杭州批來了最保暖的衝鋒衣,當起了縣城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憑著這份勇氣倒是攏住了不少回頭客,狠狠大賺了一大筆。

現在已經1月18了,距離過年也就剩5天。下半年開始,夏家人就一直忙著生意,連可以雙休放假的李愛珍同志週六日也都要陪著夏晚去進貨賣衣服,每個人都像陀螺似的轉不停。

雖說一些豬肉和整雞整鴨需要提前醃製的早就抽了空醃製好了,但其餘的年貨都沒備好。李愛珍算著距離過年的時間,很是著急。

終於,今天能好好空出一天帶著一家人去城裡打年貨。她們一大早就騎著腳踏車出發了。人直奔縣裡最大的百貨市場,湖城百貨。

李愛珍一進大門就馬不停蹄直奔熟悉的攤子,不說煙花爆竹,紅色福字對聯,就是花生瓜子糖果,彩色桌布,筷子等亂七八糟,零零碎碎的東西,都讓夏晚,夏愛軍兩個人四雙手都拿滿,一路下來腿都逛斷,身體都被擠軟。

湖城百貨是縣城最大的雜貨市場,樓高3層,攤位商鋪近百家,1樓糖果雜物,2樓箱包首飾,樓主賣服飾。百貨商場以價格低廉各類齊全著稱,很是受下至3歲上至80歲的各類人群歡迎。當然這喜歡來這的少部分人中不包括夏晚和夏愛軍。

兩父女無奈對視一眼,眼裡對方都是拎滿了紅塑膠袋,可憐兮兮得窩在擁擠攤位前的一個角落裡,前面是擺滿各色襪子內衣褲的攤位,後面是擁擠人流的狹窄過道,時不時還要給其他過來攤位上選貨的人讓位子。不過一會,原本還能站的攤位前已經擠滿了人,李愛珍正拿著一打紅襪子和老闆討價還價。

夏晚看自己實在沒地方站了,便和夏愛軍打了招呼打算出去轉轉,夏愛軍點頭同意,順便將夏晚手裡的東西都拎了過去,叮囑了一聲小心點,就沒多問。

夏晚兩手空空,一個人在市場裡逛了起來,先是給李愛珍挑了幾個好看的頭花,再是給夏愛軍買了副暖和的圍巾皮手套,最後也給自己買了點零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