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博瀚十七歲時便入了官場,在江南郡守的位置上待了十年,等到胞弟夏博敦成長起來之後便讓位,去往京城與父親一起在朝中經營。

從前朝開始,夏家就是江南地區的第一世家,把控著整個江南的命脈。

在江南,百姓或許知曉當今皇帝是誰,但他們心裡更加信服夏家。這是夏家世世代代守護江南得來的榮殊。

但與此同時,夏博瀚祖上三代都與他一般,沒有想過要將趙家取而代之。

因此,在這個時候,整個夏家的對策便是選擇一位最合適的王爺扶持,或者乾脆隔岸觀火。

這兩條路都有一定的風險。

選擇支援一方,必然要江南地區傾盡財力物力輔佐上位,否則失敗後對於夏家與江南都是一場劫難。.

而選擇隔岸觀火,夏家必須得守住江南,畢竟這樣一塊肥肉,哪方勢力不想拿下?屆時他們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當初域朝開國皇帝還算是賢明,再加上與前朝打仗傷了元氣,不想與夏家和江南起衝突,才會大方的允許夏家繼續固守江南的要求。

也是這麼多年來夏家一直沒有表露出一絲野心,這一點才會長久的延續。

可,如今的形勢就不容夏博瀚繼續保持樂觀的態度了。

就連陪著打下江山的忠臣鎮北侯一族都被偷偷抄斬,自己這一方對趙家並未給出半點恩情的眼中刺,豈不是也在老皇帝的盤算之中了?!

這才是夏博瀚藉由生病離開京城回到江南的重要原因!

鎮北侯一死,他們這些手握重權的大世家都得人人自危。

「或許王爺也聽聞了風聲,瑞賢王前段時日曾親自為傅老夫人賀壽,與下官密談了許久。」

提到這一點,夏博瀚臉上的神色又收斂了許多。

從憤怒中回過神,趙高渂微微頷首,這個訊息早就傳遍了,畢竟他那位兄長並未隱藏行蹤。

「東臨郡與江南只有一江之隔,二哥想要與您打好交道也是正常的。」

作為緊鄰江南的東臨郡,繁榮程度也不低,算是全國產糧第二的郡。

但正是因為處於腹地,東臨郡這塊封地對於瑞賢王來說,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那就是沒有兵馬。

除了本郡應配備的兩千兵馬以外,不能再多一分一毫,這也是瑞賢王最大的弱點。

而他緊鄰的江南郡,卻有著一萬兵馬,這是開國之時夏家就與開國皇帝簽下的條約之一。

不僅是如此,江南地區是整個域朝最為繁華的地區,不僅富饒,還擁有著全國最優秀的鍛造工藝。

可以說江南的這一萬兵馬裝備起來,要比邊軍還要強大。

這也是為何瑞賢王鐵了心要拿下江南的原因之一,畢竟兵馬容易招,但該配備的軍備不能差。

「那您應當不知,瑞賢王殿下,在東臨郡私自養了五千兵馬,至今未曾透露出半點風聲。」

這個訊息夏博瀚是從弟弟口中得知的。

夏博敦是江南郡守,最主要的便是維護江南的安定,對於隔壁的東臨郡一直監視著。

東臨郡有任何風吹草動,他第一時間都會收到訊息。

瑞賢王的這五千私兵,便是他的探子偶然間打探到的訊息。

之前夏博敦還不放在心上,畢竟當初五位皇子奪位鬧得太兇,眾人皆知這幾個王爺除了趙高渂,心中都很是不服氣。

養點私兵,那再正常不過了。

就算是成安王這個打心底不想爭奪皇位的王爺,在嶺南郡也是養著自己的私兵,雖然不多,只有三千。

「二哥膽子確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