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張學海(第1/3頁)
章節報錯
「除此之外·,還有關於鶯兒和燕兒的身家背景,我也一併讓人調查來了。」
說著,吳夫人又拿出了另外一疊信紙,遞給葉蓁。
自從她知道了這兩個丫鬟跟陷害自己私通一事有關以後,她便有意無意的經常支開兩人,在旁人看來,就是這兩個原本頗為受寵的貼身丫鬟不得夫人喜愛了。
雖說吳府也算不得什麼高門大戶,卻也有些下人的,自然有人樂意頂上這個位置。
賣身為奴的人,要想過得好一些,就得受主人家的寵愛。
接過兩疊信紙,葉蓁當場就翻閱起來,她先看了有關於宋婉的那疊。
信紙雖多,但裡面的資訊也並不是多麼詳細,大多都是一些日常瑣碎。
那位媽媽即便是宋家請著來的,宋婉礙於情面也不能怠慢,卻也始終沒能得她的貼心重用。
所以,她也只能記錄一些對方明面上的行為,比如出行以及與縣令的來往。
根據信紙,葉蓁得知,這個縣令除了一心想要升官以外,也算不得什麼糊塗官。
家中除了宋婉這個正妻,還有兩個早就跟著他的小妾,這兩個小妾都是跟他一起從外地來的,因此也算是頗為得寵。
但宋婉的手段同樣不低,照樣讓縣令對自己寵愛不斷,最起碼內宅的事她還是能主掌的。
另外就是宋婉的出行了,除了偶爾去金泉寺燒香拜佛,尋常時候都是待在家中。
宋婉與縣令成親也有三四年了,育有一子,年僅兩歲,正是愛鬧騰的時候,宋婉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這個孩子身上。
以上,就是老媽媽傳來的所有訊息。
葉蓁皺了皺眉,除了金泉寺一事以外,確實找不到任何其他的線索。
她定了定神,又翻出另一疊信紙。
鶯兒與燕兒的背景就有料多了,兩人都是同一個村子裡出來的,同時被賣到宋家做奴僕。
也怪不得兩人感情如此要好,原來是同鄉。
被賣進宋家時,兩人年紀還算小,便幹些輕活。待到十歲左右,才被安排到了宋婉身邊,開始伺候她。
宋婉雖說是宋家庶女,再不受待見,該有的東西還是沒少過。
兩人跟在宋婉身邊的前一段時間,自然是同樣受苦受累,一直到吳夫人出嫁,宋婉將二人送了過來。
信紙中明確寫著,兩人雖被家中賣了,卻時常回去看看,送些銀子。
尤其是鶯兒,她父親沒了,母親一人拉扯著兩個弟弟,日子困難。
而燕兒身世就相對悽慘了些,父母都沒了,也沒個兄弟姐妹,當初把她賣掉的,則是自己的親伯父。
燕兒與家人並不和睦,畢竟她與鶯兒不一樣,鶯兒是孃親實在沒法子只能賣了她艱難度日。
可燕兒伯父家裡不說頓頓飽飯,最起碼沒到揭不開鍋的地步,她被賣掉純粹是因為伯孃貪財。
因此,燕兒也就是回去看看祖母,其他人沒什麼親情了。
得知這一資訊的葉蓁眼皮微抬,這樣的橋段,她在很多或者電視劇裡看過。
古代賣兒賣女的人家太常見了,飯都吃不上,他們也是沒辦法。
聯想起自己似乎只在金泉寺瞧見了鶯兒,未曾見過燕兒的蹤跡,葉蓁腦海裡有了個大膽的猜測。
「吳夫人,鶯兒與燕兒的身契可在你手中?」
轉頭看向吳夫人,她出聲問道。
雖然骨子裡是個現代人,但葉蓁也清楚,賣給人做奴僕,那也是有賣身契的。
在這樣的時代裡,賣身為奴的人與一般的牲畜都差不多,只要賣身契在人家手裡,哪怕是打殺
了都不會觸犯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