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沒有絲毫懸念,酣暢淋漓,就這麼結束了!

胡喆難以置信地望著螢幕。

切除的心肌僅為二百多克,但經過摺疊,最終心臟被減容至280克,這是成年女性的心臟正常重量。

如果用巴提斯塔手術的話,至少要切掉四百克,才能達到同等效果。

胡喆感覺嗓子宛如被一根魚刺卡住了。

自己還在為切除心肌超越記錄沾沾自喜。

但別人根本不是為了一味追求切除心肌的重量,而是為了如何儘量減少切除心肌,達到減容的目的。

直播間的評論區徹底瘋狂了。

“沒想到見證歷史了。”

“今天這個術式是透過機器人來做的,也就是說,換做一個熟練操作機器人的醫生,經過練習之後,是可以複製出來的。”

“這就是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嗎?”

“巴提斯塔博士在二十年前絕對沒想到,他的手術有一天會被機器人改良、迭代。”

在巴提斯塔開創左心室減容手術之前,只能用藥物或者器官移植的手術方式來治療擴張性心肌病。

這個病在此之前幾乎是無解之題。

即使巴提斯塔創造了這個術式,超高的死亡率,依然是一道難以跨越的溝壑。

所以西方很多國家,直接否定了這個術式。

包括華國在內,遇到這類病人,會以左心室輔助,給病人緩解痛苦,等待合適的器官供體出現。

然而,今天趙原和齊鳴用直播的方式告訴諸位,在科技的加持下,人類已經可以穩定地解決這個難題了。

時間定格在三十五分鐘。

趙原和齊鳴一起走出了操作艙,意味著手術宣告結束。

直播間裡所有的人意猶未盡。

“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

“主要是機器人做手術,簡潔高效,沒有損耗。”

“很難想象啊,這麼難的疾病,這麼短時間就能做完了。”

“今天這臺手術看得太舒服了。”

趙原在手術室等待半小時,見病人的體徵正常,與齊鳴笑著說,“手術完成得不錯,謝謝您。”

齊鳴笑著說,“我應該謝謝你。”

齊鳴知道趙原邀請自己另有深意。

他將會把這臺手術作為核心課題,齊鳴也將參與其中。

他們最近這段時間在機器人技術上切磋、交流、研究,不僅是想要探索未知領域,還希望做出成績。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將核心技術跟別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