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有欺騙性。

比如節食減肥。

又比如網戀。

但透過不斷地重複練習,肌肉形成的記憶,不會欺騙你。

東區醫院的這群醫生在趙原上任之後透過幾年的鍛鍊,這批人的進步不僅外面認可,他們自己都覺得有點離譜。

比如東區醫院做腔鏡手術的那批主治醫生,放出去之後,到三甲醫院絕對能獨當一面。

醫生和醫生的區別,大部分差距在實戰的多少。

最頂尖的或許是較量天賦。

但絕多數都是普通人之間拼彼此付出汗水多少。

趙原最近在腔鏡中心的時間比較多,雙腺科那邊靠著乳腺癌手術日間模式,業績提升了好幾倍,所以腔鏡這邊的主任經常在辦公室蹲守,請趙原過去指導,說白了就是希望趙原搞個類似的術式出來。

腔鏡想要突破最重要的還是器械。

島國那邊的腔鏡技術比較厲害,主要是因為裝置比較先進。

趙原熬了差不多一週,給蠑螈那邊提供了一個腔鏡的設計思路,當然配合這個裝置,趙原還設計了一套操作方法,立即開始投入研究。

現在很多國家都能研發對應的內窺鏡,但島國還是公認的第一。

天華採購的是奧林巴斯的裝置。

東區醫院這邊的裝置是捐贈的。但裝置是免費的,其他要花錢啊。

每年靠著消毒、清洗、浸泡、更換零件的售後服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手術的改良不是想象中,眨一眨眼就能整出來的。

醫療的每一個進步,最大的貢獻者是志願者。

實驗性質的治療,對患者而言,是最後僅存的希望,但也是催命。

大家看到的報道都是成功的。

但事實上,失敗居多。

本來能活一年,被治療後只能活一個月。

所以天底下看似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昂貴的。

趙原返回辦公室,剛坐下沒多久,門被敲響,傳來熟悉的聲音。

“師父,我回來啦,想我沒?”

趙原抬頭一看竟然是張欽墨後面跟著孫良那小子。

兩人的變化挺大,張欽墨的頭髮剪短了,孫良還是那麼胖,戴上了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