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天才並不孤獨!(第1/3頁)
章節報錯
外界對齊鳴前往天華國際醫療中心評價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齊鳴是前去踢館的!
趙原在國西醫院曾經踢過館,如今齊鳴禮尚往來。
也有人認為齊鳴是為趙原站臺的!
儘管齊鳴和趙原輩分相同,但趙原的年齡放在那,是齊鳴的晚輩。
不管怎麼說,齊鳴和趙原在圈內引發熱度,大家都想知道這臺手術的結果如何,更想知道手術細節怎樣。
當今胸外水平最高的兩人,面對食管癌晚期的國外患者,究竟能否力挽狂瀾?
天華醫院成立國際醫療中心是否有實力抗住壓力,或者只是一個笑話!
網上熱烈討論此事。
尤其是外網,不少專家都在關注手術結果。
觀摩手術的討論話題從手術細節不知不覺演變到手術姿態。
“齊院士真的是活教材,手術儀態優雅、科學,脊背的流線極好,脊背作為發力點,可以減輕在長期手術時肌肉勞損。”
“我當年讀書的時候,教授多次強調,手術時候的姿態是最需要注意和學習的,姿態好的醫生,做幾個小時的手術,還能動作準確精準,姿態不好的醫生,做兩個小時就腰痠背疼了。一臺手術跟兩臺手術或許差別不大,但長期以往,差距就會拉開。”
“趙院長的姿態雖然不是教科書裡的,但適合他個人。他的身材高大,重心比齊院士高,在發力的時候,肘部和手腕的配合巧妙。別小看這個,需要日復一日的做手術訓練,在能形成肌肉記憶,在最疲倦的狀態下也保持最佳的手術姿勢……”
封景和江靜一個是第一助手,一個是第二助手。
沒有第三助手,因為不需要。
甚至他們覺得自己都顯得多餘。
江靜近距離接觸齊鳴,能清晰領略高手的強大,自己的不足,憑他現在的水平,還不足以跟其過招。
沒人知道齊鳴的上限,但封景是最熟悉齊鳴的人。
他看到恩師如此認真,如此不留力,感嘆趙原的衝擊力。
兩個人都進入狀態,流暢的動作,絲滑的解剖,清晰的路徑,超強的手術掌控能力,還有將這一切展現出來的無血視野。
封景有種錯覺,強大暴虐的腫瘤變成了瑟瑟發抖的小可愛。
在齊鳴和趙原的聯手進攻下,被打得潰不成軍。
什麼手術禁忌。
什麼晚期腫瘤。
什麼病灶潰散。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就是土雞瓦狗。
熱血沸騰,腎上腺素飆升。
這就是外科藝術的極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