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在26號醫院船轉了一圈,選出了一些比較危急的病人。

隨後,他便返回曙光和平號,開始做術前準備。

曙光號的手術環境要比另外一艘船要好很多。

大家都知道趙原的急救水平,所以放心將難度比較大的病人,交給趙原來處理。

手術室裡,天華的治療組配合默契。

張欽墨和秦怡負責清理創傷,趙原則負責做關鍵創傷位置的修復。

張欽墨的技術雖然比不上秦怡,但她的水平已經接近主治醫師,尤其是縫合手法,練的是無人區縫合,所以基本功比一般人要紮實很多。

過去這段時間,張欽墨不知不覺成長了許多。

在和秦怡一起處理傷處的時候,張欽墨已經可以開啟偵探模式,解讀造成傷勢的原因。

“病人在被炮彈碎片打中之前,應該於別人有過短兵相接,胸口有一處非常醒目的傷口,對方用的是開槽匕首,出血量大,傷口沒法自行癒合。”

秦怡淡淡道,“你觀察得還挺仔細。”

張欽墨道,“之前處理得不錯,否則,根本堅持不到現在。”

秦怡沒有多說什麼,醫生雖然不是法醫,但大部分的傷口,都能看出名堂。

越是看到細節,越是知道戰士此前經歷過何等兇險的戰鬥!

果然,在光都到不了的黑暗之地,其實有人在默默地付出。

張欽墨能一邊手術,一邊聊天,倒不是她託大,而是故意放鬆情緒。

很多醫生看到危重病人其實是無法保證冷靜的,緩解心情的方式比較多,比如有些人喜歡喝水,有些人喜歡說話,還有些人喜歡開車。

張欽墨屬於喜歡說話的那種型別。

雖然趙原自己不怎麼愛說話,但手術室裡其他人說話,他一般不會干預。

張欽墨在學校裡的成績其實不算特別出眾,至於留在天華醫院,那也是因為她運氣不錯,認趙原作為指導醫生。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將張欽墨視作趙原的跟班或者助理,但事實上,張欽墨的水平真的不錯。

外科醫生的手術實力的確要看天賦,但手術量也可以鍛煉出一個合格的外科醫生。

張欽墨一直跟在趙原身邊,接觸的都是難度比較大的手術,看多了,經歷多了,自然比一般人要厲害不少。

而且,張欽墨背後還有秦老指導。

滿級大佬親自指導,新手能不起飛嗎?

“鑷子……”

“紗布……”

“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