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再次北上赴京,臨別之前召開了會議,將工作梳理好。

這次前往首都預計要一週,要處理的事情比較多。

其一,履行保健局專家的義務,為一個重要人物進行手術。

其二,參加鍾老的封刀手術。

其三,直博答辯。

會議上趙原再次強調工作作風的問題。

在趙原的高壓之下,如今的院風豁然清朗,但就怕趙原不在家的期間,難免有人會整出什麼么蛾子。

會議結束之後,趙原直接來了個院長大查房。

下面的人聽到這個訊息,紛紛開始緊張起來。

片刻功夫,趙原帶著人出現在外科大樓。

院辦主任,醫務處主任、科教科主任,護理部主任還有朱虹陪同。

沈芸接替顧勇的崗位成為護理部新主任。

在趙原的支援下,沈芸聘請了一批資深護士,搭建了護工隊伍。這幫護工都在四十歲以上,擁有豐富的護理經驗,在短時間內形成了不錯的口碑,大家現在都知道東區分院的病房護理是一大特色。

醫院的行政架構大致有四級。

第一級是院長與書記。

第二級是副院長和財務處。

第三級是醫務科、科教科、總務處、院辦公室。

第四級是各個臨床和醫技科室。

院長和書記雖然是平級,但兩個人查房的規模是不一樣的。

院長查房,只要是副院長必須來。

書記查房不是主管的副院長可以不來。

趙原在外科查得很快,主要是看危重病號,術後護理。

隨後趙原重點內科查房。

外科在趙原的介入下已經成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除了幾個科室主任沒有變化,下面都大換血了。

等科室主任退休,上來的都是自己的人。

內科就不一樣了。

趙原以外科擅長,有幾個內科的主任資歷深,所以不會像外科的醫生對自己畢恭畢敬。

趙原也不是心胸狹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