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得知要在臨時營地立即做手術。

他們見不到現場,不知道兇險,還在猶豫不決。

童政讓趙原直接開始手術。

自己則要了家屬的聯絡方式,耐心跟他做解釋。

趙原對童政暗自欽佩,他是將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

如果出了問題,童政會一力承擔。

童政雖然長得磕磣,但口才不錯,等成功說服家屬同意,趙原已經開始手術!

張偉明站在手術車,面露凝重之色。

他還是覺得童政太沖動了。

潘陽知道張偉明的心思,「張主任,手術已經開始,開弓沒有回頭箭。」

張偉明嘆氣,「你怎麼不阻止童政?」

潘陽道:「因為我相信趙原的實力。在過去這段時間,他的效率是最高的,很多危重患者都被他治好了。其中不乏難度非常大的患者。而且,術後反饋,他的手術效果是最好的。」

張偉明覆雜地望著潘陽,「那也不代表他能做這臺手術。以器材為例,我們有覆膜支架嗎?」

潘陽道:「我剛才問過趙原,他說自己正好攜帶了支架。」

張偉明被噎住了,驚訝,「他怎麼會帶支架呢?」

潘陽心想,你問我,我特麼問誰去?

他分析道:「可能是巧合?老天爺覺得趙是個不錯的領導,給他一條生路。」

張偉明猛翻白眼。.c

不過,趙原隨身攜帶支架,讓他倒是多了點信心。

從這個細節,至少說明趙原對心外疾病一直進行研究,所以才會恰好帶了支架。

對趙業鵬而言,支架無異於是黑暗中綻放的一道光。

沒有支架,趙原會拒絕在手術車做手術。

趙原在青賽會奪金後,對主動脈夾層的研究並沒有結束。

治療這個病症的難度,一方面是技術,另一方面是支架的革新。

趙原習慣隨身帶幾個支架,沒事就拿出來,對支架進行研究、改造。

眼前的支架,跟市場上流通的支架並不一樣,是他在實踐過程中,對病症的瞭解改造過的器材。

乍一看,結構上沒什麼區別。

但材質、細節進行過替換、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