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 第六十三章 龍頭廟(第1/3頁)
章節報錯
慕容的目光死死地那樑柱上的暗箭,雙兒湊過去一瞧,這才發現這暗箭之上卻扎著一張信條!
雙兒小心翼翼地走過去,心中滿是擔憂。
慕容卻忽閃一下,將那信條抓在手裡。
雙兒白了一眼慕容,覺得他在故意戲弄自己,心中又愛又恨。
開啟信條,就見一行雋秀的小楷:
天津衛,龍頭廟。
這短短五個字只是道明瞭地點,卻未曾說明是何人所留。
“這到底是誰留下的!”雙兒看後心中頗為迷惑。
“除了你的師妹,誰還會如此做法!”提到了陳可兒,慕容的眼神似乎溫和了許多,少了以往的冰冷。
雙兒一想也是點頭:也就只有陳可兒這般的性格才會留個信這般鬼靈精怪,做成如此的機擴捉弄人。
“萬沒想到你還挺了解我師妹的!”雙兒朝著慕容打趣道。
慕容沒作理會,冷冷地走開了。雙兒的這玩笑卻讓慕容一張冷冰冰的臭臉登時尷尬下來,雙兒真是心中愛恨難明。
“可兒知道我定會帶你回來,所以才留下了這張字條!不知這龍頭廟是何去處!”
雙兒想到這裡看了一眼慕容。
“她既然留下了如此隱晦的信條,那這龍頭廟定然有著極大的秘密!”
“難道是端妃的下落……”
慕容望著遠處的林子,聽著陣陣夜鶯鳴叫,臨著絲絲涼風,心中卻感不到絲毫的夜晚風輕的愜意。
唯有對於那遠處黑暗的恐懼與迷茫……
慕容也不多作停留,回府騎上一匹馬就直奔天津衛龍頭廟。
這天津衛和大明朝有著莫大的關係,當年“靖難之役”之時,永樂皇帝朱棣便從這渡過大運河南下直取南京應天府。
朱棣在此發兵,由此這裡喚作“天津”!取得便是天子的渡口之意。
在當地有這麼一句俗語:“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
這“九河”說的只是約數,並非是九條河,乃是多條河流匯到一處再一同注入渤海,而天津衛就在這一處的盡頭,所以叫做“九河下梢”!
至於後半句中所說的“三道浮橋”和“兩道關”一是清朝的事兒了,一也與這無關。在此也不再多加贅述。
再說回這海河邊龍頭廟,這龍頭廟可是建在海河邊兒上,遠隔民居,傍水而立。要說這龍頭廟不得不提這海河,這是天津人的“母河”!
慕容這時飛馬來到天津衛,剛到了海河邊就四下打聽龍頭廟所在,問了這海邊的漁民才知道了這龍頭廟的具體方位。
話不多說,慕容飛馬奔至這龍頭廟。
這龍頭廟建的奇特,廟門並不是普普通通的大門,而是一架動物的頭骨造就的大門,慕容見了也是驚異不已。
看這骨骼,似乎真的像是一個龍頭一般,張開血盆大口,最為引人注意的就是這頭骨之上真的長著頭角似的骨骼。
“難道這世上真的有龍?”慕容不禁問道,心中想起了那個關於龍頭廟的傳說……
其實當地流傳著一個關於龍頭廟的傳說:傳聞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那時的天津衛還喚作蘆臺。天寶年間,天降大雨,三天三夜不止……
地裡的莊稼盡受澇災,更有甚者,房屋被毀,百姓流離失所。
大雨又是接連三天,這雨下得邪門,天津衛的百姓便請來法師做法,看看這到底是招了什麼邪祟。
這法師做了法事完畢,神神叨叨說道:“這連夜的大雨是因為蘆臺周圍……盤伏著一條百尺之高的巨龍!這是龍困淺灘!”
“什麼是龍困淺灘……”百姓不解,轟轟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