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元璋疑惑之時,一旁的朱標嗎也是開口問道:“胡愛卿,不知這究竟是什麼東西,孤怎麼從來都沒有見到過?”

也難怪朱標有此一問。

作為堂堂大明的太子,他吃過不少山珍海味。

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只要是能吃的,都會被下面的臣子獻上來。

雖然朱標不是那等重口腹之慾的人,不過為了面子上過得去,朱標也是吃過不少好吃的。

而且不僅是中原的美食,朱標也吃過不少番邦美食。

畢竟大明如今可是中原首屈一指的霸主,四周的小國為了獲得大明的庇護,也會送很多他國特產來。

可饒是朱標見多識廣,他也從未見過如此奇怪的東西。

面對朱元璋和朱標的二臉疑惑,胡長安微微一笑,道:“這黃澄澄的柱狀物體名為玉米,是一種雜糧,就像小米一樣。”

“而那圓滾滾的顆粒狀物體名為花生,是一種堅果,只要剝去外殼便可食用了。”

“這些食物和我之前獻上的土豆一樣,是來自那茫茫大海之上。”

海上?

和土豆來自同一個地方?

朱元璋不禁提起了精神。

雖然朱元璋可以不在乎那口腹之慾,但是朱元璋不能不在乎民眾的肚子。

要是再多幾種像土豆一樣的高產作物,那大明的綜合國力,絕對能更上一層樓!

要知道,高產作物不僅僅只是能填飽民眾的肚子,更能解放民眾的生產力!

假設國家一共有一百個平民。

如果作物的產量不足,那麼想要填飽這一百個人的肚子,其中的九十個人必須扛起鋤頭當農民。

這樣一來,就只有十個人能從事其他工作。

所有的工匠士兵之流,都只能從這十個人中抽取。

所以很有可能這十個人之中,只有一個人能被選上去參軍。

區區一個人要想保衛九十九個人,這裡面的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如果作物的產量較高,那麼要填飽這一百個人的肚子,或許只要二十個人做農民就足夠了!

剩下的八十個人,就能從事各種其他工作。

國家在這八十個人之中,甚至可以直接抽調二十個人去參軍!

這樣一來,大明的綜合國力就能得到顯著的提升。

起碼在國防這一塊,大明的軍力絕對會更上一層樓!

而且如果有了高產作物,那麼民眾就會有極大的機率選擇多生育。

畢竟在古代,孩子那可都是資源啊!

只要隨便添一雙筷子,家裡就能多一個壯勞動力。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這種算術都會做。

所以在養得起的範圍內,一般的平民百姓,都會選擇多生育。

要是推廣了高產的作物,那麼一般的平民家中,就能養得起更多的孩子。

他們因此也會選擇多多生育。

這樣一來,大明百姓的數量,就會增加!

有了更多的百姓,那大明的綜合國力,絕對會更上一層樓!

朱元璋不禁呼吸急促。

作為一個有遠見的帝皇,他更能看到這其中蘊藏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