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聞言,也是微微一愣:“怎麼,你是說工部學堂現在沒人?”

“這好辦啊,朕直接發個告示,讓應天城的工匠們都來上學不就完事了。”

“這還需要打什麼廣告?”

在朱元璋質樸的思想裡,根本就沒有推銷和廣告這種東西。

工部學堂的開設是件好事。

沒有人來,只能說明是民眾還沒意識到這是一件大好事。

既然如此,那直接發行政命令不就完事了?

強扭的瓜不甜,但是它解渴啊。

只要民眾們上了學,他們自然就能明白這工部學堂的好了。

在朱元璋眼裡,只要這行政命令一下,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然而胡長安聞言,卻是笑了:“陛下,這行政命令雖然有效,但是在我看來,卻還是有些不妥之處。”

“學習這種事情,從古至今都是講究你情我願的。”

“雖然陛下的命令可以把他們的身體留在學堂,但卻沒辦法把他們的精神一併留下來。”

“本來上了年紀的人,學習就更加辛苦,要是再主觀上不想學習,那絕對就是一場災難。”

“相信陛下絕對不想辛辛苦苦建了一個工部學堂,結果到頭來卻發現裡面的學員都在上課打瞌睡吧。”

朱元璋聞言,也是默然。

的確,學習這種東西強迫不來。

他雖然可以在瞬間讓新建的工部學堂人滿為患,但卻不能讓這些來的人都在一瞬間愛上學習。

不過朱元璋倒是納悶了:“胡愛卿,你怎麼就能篤定你的廣告會有效呢?”

“萬一你打了廣告以後,還是沒效果怎麼辦?”

這下,換胡長安笑了:“陛下您放心,這件事我就算沒有十成的把握,也有八成的把握。”

“您就放心吧,這件事只要交給我就行了。”

“一個月後,我一定讓這工部學堂裡坐滿了求賢若渴的學生!”

朱元璋聽完這話,也是將信將疑。

不過他除了下達死板的行政命令,也沒有別的手段了。

既然如此,那就姑且信一信這胡長安吧。

望向胡長安,朱元璋淡淡道:“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就交給胡愛卿你了。”

“兩個月之內,把這報紙辦起來,並讓工部學堂裡生源充足。”

胡長安聞言,也是低頭道:“是,陛下。”

......

強子是應天城中一名普普通通的鐵匠。

這天,在結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後,他照常來到胡氏茶館聽說書。

如今,胡氏茶館已經成為了應天城第一茶館。

所有老茶客,都以聽到胡氏茶館的說書為榮。

胡氏茶館的說書,那可真說得上是精彩絕倫。

尤其是胡氏茶館的長篇小說,更是讓人心癢難耐。

從一開始的《紅樓夢》,到現在的《水滸傳》,每一本書都是妥妥的神作。

這些小說,簡直讓人慾罷不能,聽了上篇還想聽下篇。

於是漸漸的,強子也成了胡氏茶館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