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古代,人工費可以說是最便宜的東西,沒有之一。

在古代,只要幾十兩銀子,就能買到一個壯年勞動力。

只要一次性付上幾十兩銀子,就能讓這個壯年勞動力為你幹上二十幾年的活,這絕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所以要是把成本分攤到每一個蜂窩煤上面,胡長安所需要花費的人力成本幾乎可以說是沒有。

20文銅錢一個蜂窩煤,這對於胡長安來說只是不賺不賠,而不是虧本。

更重要的是,要是這次能夠跟朝廷合作,胡長安還能在無形中收穫一波民眾的好感度。

試想一下,冬天快凍死的時候,竟然有良心商家聯合政府,免費發放燃料。

那這個商家的良心,絕對是大大的好。

有了好名聲的加持,肯定會有更多人願意來胡氏雜貨鋪和胡氏茶館消費的!

眾臣聞言,也是陷入了沉思。

胡長安這話聽起來,好像也是很不錯的樣子啊。

只要用很少的一點錢,就能救助成千上百名百姓,這絕對不虧。

不過,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羅勇卻是有著不同的看法:“胡侍郎,你這想法雖好,可是你又如何能知道這些來領免費的蜂窩煤的百姓,都是真正需要炭火的流民呢?”

“萬一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廝冒充平民百姓,過來購買低價的蜂窩煤,那該如何是好?”

“這麼多蜂窩煤雖然看著數量多,可是隻要隨便多來幾家小廝多領點,馬上就能搬空。”

作為基層工作者,羅勇見過太多為富不仁的例子了。

他不介意用最壞的想法去揣度這些高高在上的勳貴老爺們。

或許他們本人並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可是他們家中的下人就不好說了。

要是能夠免費領取蜂窩煤,這些大家族的下人們肯定不介意利用手中的權利多領一些蜂窩煤,偷偷昧下一些錢財。

但是這樣一來,那些真正需要蜂窩煤救命的人,就根本用不到蜂窩煤了!

眾人聞言,也是沉默了。

這可絕對是個大問題啊。

在古代,身份資訊並不像現代這麼完善。

像是身份證這種便捷迅速的查驗手段,在古代根本沒有。

官員們在發放賑災物資時,只能透過經驗來粗略的判斷。

看著衣衫襤褸的,就發物資。

看著穿著打扮良好,像是有點閒錢的人,就不發。

要是大戶人家的小廝打扮成貧民來領物資,他們絕對發現不了。

胡長安聞言,卻是笑了:“羅大人,這事好辦。”

“只要在賑災的蜂窩煤裡混上些泥沙,就好了。”

眾人聞言,皆是愣住了。

什麼?

在蜂窩煤裡面混上泥沙?

這不就是典型的以次充好嗎!

一個脾氣火爆的官員登時眼急了:“胡侍郎,你怎麼能幹出這種事情呢?”

“要是你嫌賑災花錢太多,那你索性就不要摻和好了。”

“在好好的蜂窩煤里加泥沙,這不就是故意為難百姓嗎?”

就連高居上首的朱標,也是微微皺了皺眉頭。

胡長安這番言論,實在是太不妥當了!

自打朱元璋登基起,朱元璋就一直教導朱標要愛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