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到的才十幾個官員,我聽到的可是蜂窩煤毒死了幾十個官員呢!”另一名少年聞言,立刻不甘示弱的道。

從這些少年們的口中,胡長安也是終於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原來是關於蜂窩煤的謠言洩露了!

胡長安聞言,不禁感覺有些頭痛。

謠言一事,最為麻煩。

傳播謠言很容易,可是要想澄清謠言,卻是難上加難。

胡長安思索了片刻,最終決定盤下一間說書館子。

胡長安想利用說書館子攢下大量人氣,然後一舉澄清謠言!

說書館子即茶館,人們可在此一邊飲茶,一邊聽說書解悶。

這也是古代人為數不多的消遣活動之一。

在明代,茶館較之宋代有了更大的發展。

無論是在城市中,還是在鄉野間,皆可以看到茶館的身影。

在應天城中,自然也是不缺茶館的。

應天城中大大小小的茶館加起來,怕是起碼有一百多個。

胡長安想先盤下一個現成的茶館,然後利用手裡的打量小說資源吸引顧客。

等胡長安把茶館打造成應天城中流量最大的茶館後,自然就可以夾帶私貨,扭轉謠言,在民間推行蜂窩煤了。

而且就算不推廣蜂窩煤,這茶館一個月賺的銀子也不少。

總之,這將會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於是在考察了幾天之後,胡長安便來到了應天城的一處茶館中。

此茶館名為王氏茶館。

雖然茶館位於應天城中的繁華地帶,但是這茶館的生意卻不是很好。

明明是下午人流高峰,這王氏茶館中卻仍舊沒多少人。

只有零星幾個散客坐在那裡喝茶。

臺上,一個老眼昏花的說書先生正在咿咿呀呀的講著不知道什麼東西。

向掌櫃的說明了來意後,胡長安很快見到了這王氏茶館的東家。

東家是個略微有些謝頂的中年人,看著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看著胡長安一行人,東家彷彿看到了一群冤大頭,眼睛裡充滿了算計的光芒。

買茶館的告示已經貼出來很久了,可是每次買家看到王氏茶館這幅生意慘淡的樣子,便都是搖搖頭走了。

這夥人看衣著談吐,一看就是有錢人。

這波肥羊,他一定要好好的抓住!

為胡長安倒了一杯茶,東家便開始喋喋不休的誇讚起自己的茶館來。

“諸位,你看我這茶館裝修多好,各種擺設,一應俱全。”

“不僅如此啊,我這茶館的地段,也是一等一的好。”

“這麼熱鬧的地方開茶館,怕也是獨我一家。”

“你們盤下了我的茶館啊,絕對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聞言,胡長安也是微微一笑,道:“那既然如此,你說你的茶館要賣到多少銀子呢?”

胡長安之前已經做過了充分的調查。

這座茶館不能吸引客人的原因,無非就在於設施陳舊和話本不精彩。

設施陳舊自然是不必多說。

胡長安看這房子的裝修,還是十幾年前的老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