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制度,是最能威懾貪官的一種手段。

據研究顯示,不定期抽查比定期抽查,更能震懾人心。

在不定期抽查制度下,所有人都不確定什麼時候就會抽查到自己。

這樣一來,他們無論在何時,都會盡量的規規矩矩,遵紀守法。

與此同時,不定期抽查制度相比於事無鉅細的查驗制度,能有效的節省人力物力。

所以總的來說,抽查制度都是一項有效的遏制貪腐的舉措。

朱元璋聞言,也是連連點頭。

其實在之前,朱元璋就有類似的想法了。

不過當時苦於沒有理由,一直無法施行。

這次胡長安,給了朱元璋一個很好的理由!

朱元璋沉吟片刻,最終拍板道:“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請你即刻從錦衣衛中,抽調一百名擅長術算之人,成立查賬小組。”

“這查賬小組的總指揮,就暫時由胡長安擔任。”

“你們這次務必把所有大臣家的賬都查一遍!”

“所有大臣,將被分為三類。”

“一類是未參與貪腐的。”

“未參與貪腐的大臣,每人賞賜一百兩銀子!”

“一類是貪汙的比較少,且家境貧寒的大臣。”

“這類大臣依照貪汙數量的多少,分別施以不同數量的杖刑。”

“而那些貪汙數量較多,且家境富裕的大臣,一律斬立決!”

朱元璋雖然參考了部分胡長安的意見,但也在其上作出了調整。

對那些未參與貪腐的大臣,朱元璋很是大方,竟然一下子賞賜了他們三年的俸祿!

這絕對是大明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賞賜了!

朱元璋對這些大臣們,其實也是心有愧疚的。

要不是他之前考慮不周,定的俸祿實在是太低了,這些大臣們也不至於清貧至此!

看他們一個個瘦的弱不禁風的樣子,絕對是很久沒吃上肉了。

而那些貪汙較少的大臣,朱元璋也是暫時放了他們一馬,沒對他們施以實質上的懲罰。

不過當眾打板子對這些要面子的大臣而言,也是一種很嚴肅的刑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