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元璋也想用更加精準的手段。

不過在古代,靠譜的刑訊手段基本沒有。

除了嚴刑逼供,還是嚴刑逼供。

甚至在朱元璋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

遇事不決,直接刑訊逼供。

雖然朱元璋的確覺得胡長安提出的指紋一事很神奇,但是朱元璋並不覺得在這次,胡長安能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來。

畢竟這可不像普通的刑偵案件一樣,只要稍加勘測便能得出結論。

然而胡長安聽到朱元璋嚴肅的話語,卻並沒有縮瑟,只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臣覺得可以直接用查賬的方式找出貪汙者。”

查賬?

聽到這話,朱元璋簡直要被氣笑了:“胡愛卿,你知道你自己再說什麼嗎?”

“這麼多賬,你哪能查的完?”

要知道這件事可不是一件小事。

從杜巖的話來看,這件事怕是牽扯到了各個省市幾乎所有的官員。

大明地大物博,光一個應天府,下面就有八個縣。

而整個大明,足足有一百四十多個府。

整個大明的州縣,加起來足足有一千多個!

一千多個州縣一年的賬本,都要一個個查過來,這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在現代,還有計算機之類的輔助工具。

而在古代,那可是什麼都沒有的!

這麼多賬本,怕是查到明年都查不完。

更重要的是,這些賬本可都是真假參半的!

做真賬容易,造假也容易,可是要在真賬中找出假賬,那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畢竟假賬可不會說話。

要找出假賬,只能派經驗豐富的賬房一點一點核對,這裡面所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且有時候光查賬還不夠,還要把賬本與實物進行核對。

古代交通不便,這一來二去的,少說也要花上數月的時間。

所以要是單純的查賬,這本糊塗賬怕是再查個十年也不一定能查的完。

就連周圍站著的大臣們,也是竊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