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運輸(第1/2頁)
章節報錯
休息了一會兒,眼看時間差不多了,胡長安便帶領眾人走進了玻璃作坊中。
此時的玻璃,溫度已經降下來了。
原本感覺像是一灘軟麵糰的玻璃液,變得薄脆。
顏色也從原來的暗紅色,變成了淡淡的透明的淺灰色。
雖然胡長安已經儘量按照系統提供的方子做了,不過由於技術有限,做出來的玻璃相較於現代透明無色的玻璃,還是略有差距。
而且由於這玻璃並不是機器打磨,而是由人手工推出來的,在細節處也還能見到一些凹凸不平的痕跡。
不過這在古人看來,還是足夠驚豔了。
眾人皆是圍著那五塊臺子上的玻璃左看右看,嘖嘖稱奇。
由於事先胡長安已經告知了他們這玻璃是很容易碎裂的,所以他們也沒上手擺弄,只是站在旁邊看看。
不過就算這樣,所有人還是驚歎萬分。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過如此透亮的材質!
透過玻璃,所有人都能清楚的看到下方鐵製臺子的顏色。
甚至連鐵臺上面的花紋,他們都能透過玻璃看的清清楚楚,這簡直就是神奇!
他們已經能想象到這玻璃被製成物品後,會是何等驚豔了!
眾人圍觀了半天,終於在胡長安的催促下依依不捨的散去了。
接下來,就是切割大塊的玻璃了。
胡長安掏出懷中的金剛鑽,準備開始幹活。
很久以前,古代勞動人民就發明了能切割瓷器的金剛鑽。
老話常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這句話古話其實說的就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手藝,鋦瓷。
鋦瓷就是把破碎的瓷片一片片鋦起來,以達到修復的作用。
而在鋦瓷這門手藝中,金剛鑽可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在古代,工藝技術不是很發達,打磨金剛鑽頭只能靠繩子,要一點一點的用心磨,非常費力。
在一般情況下,甚至需要一兩年的功夫,才能順利製作出一枚金剛鑽。
不過拿著這枚金剛鑽,卻是可以用它做一輩子瓷器活,所以還是蠻值的。
而鋦瓷所用的金剛鑽,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切割玻璃的工具之一。
胡長安也是快跑遍了整個應天城,才從一名老匠人手中花了大價錢買下了這枚金剛鑽。
那名老匠人正準備退休,而且孩子還小,拿著這麼多錢足夠他再磨出一把金剛鑽的了。
胡長安又命人拿來了一把直尺,耐心的切割起了玻璃。
胡長安的動作,分外的小心。
要是一下子割偏了,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可就都是白費了!
胡長安割出的玻璃,每塊並不算太大。
雖然胡長安也想做一扇氣派的落地窗,不過考慮到工藝原因,胡長安還是放棄了這一打算。
要是安裝時一個不小心把玻璃砸碎了,胡長安可真是哭都沒地方哭去的。
胡長安下手很小心。
其他的工匠們也是圍攏在胡長安身邊,靜靜的看著他操作。
終於,玻璃切割完成了!
胡長安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終於是鬆了口氣。
胡長安望向眾人,問道:“你們看明白沒?”
“看明白了!”工匠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