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比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石這麼說,其實也沒錯。
在古人的眼中,鍊鐵就是從鐵礦石中獲得鐵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會留下一系列雜質。
所以古人也將這一過程視作提純。
其實馬石這麼說也沒錯,但是胡長安卻不滿足於這模稜兩可的回答。
“馬先生,請問為什麼只有透過高溫才可以分離鐵礦石中的雜質?為什麼不能透過簡單的敲打來分離呢?”
“如果單憑高溫就能分離鐵礦石中的雜質,那麼為什麼加熱普通的石頭卻不能獲得金屬呢?”
馬石聽著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簡直惱羞成怒。
這胡侍郎該不會是專門找茬來的吧?
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馬石之前壓根就沒往那邊想過,更沒辦法回答出來。
作為老前輩,卻被小輩的問題弄的下不來臺,馬石氣急敗壞:“胡侍郎,你問的這些問題我的確不知道答案,但是這些問題你又知道答案嗎?”
馬石不覺得,胡長安能回答出他自己提出的問題。
然而,胡長安卻是早有準備,神定氣閒的回道:“馬先生,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有許多微小的,肉眼不可見的顆粒。”
“這些顆粒在常溫狀態下不能和其他物質反應,但是在高溫環境下,這些顆粒卻可以和其他物質反應,生成新物質。”
“在高溫環境下,鐵礦石中的主要成分就可以和空氣中的顆粒反應,生成鐵單質和雜質。”
“而生成的鐵,就可以為我們所用,被鑄造成殺敵的長劍。”
“其實普通的岩石在高溫下也能分離出其他物質,不過他們所需要的溫度極高,以目前的手段還無法達到。”
胡長安用簡單易懂的話語,把高中課本里的化學知識給這些古人們講了下。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化學知識,所有人都有些將信將疑。
要說疑惑那是自然的,畢竟這些知識之前從未在書籍上記載過,也從未被口口相傳過。
不僅如此,這些知識更是屬於一個全新的體系,與以往他們所接觸過的知識完全不同。
要說信了吧,其實大部分人還是不太相信的。
不過看胡長安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又好像確有其事。
其中幾個早年接觸過煉丹的工匠,也是眉頭緊皺,認真思索著胡長安的話。
在古代,煉丹的道士就是最原始也是最初的化學家。
有些道理,其實是一通百通的。
胡長安現在已經為他們戳破了這層窗戶紙,他們自然就能順理成章的想下去。
然而,馬石卻是對胡長安的這番話嗤之以鼻。
在馬石看來,這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什麼空氣中的顆粒之類的,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他馬石活了這麼多年,可從來沒有看到過空氣中的顆粒!
在馬石看來,這一切都是胡長安在瞎扯,只是一種用來取信眾人的手段!
“胡侍郎,你這話簡直就是滑稽可笑!”
“老夫一個字也不相信,除非你能證明給我看!”
“更何況,就算你的話是對的,那又對鍊鐵有什麼幫助呢?”
馬石的這番話,頓時得到了許多工匠們的擁護。
他們也很看不慣上面的人不懂裝懂,指手畫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