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安又順著小路走了幾步。

沒有了爐子的遮擋,令人腦充血的一幕瞬間映入眼簾。

只見幾個工匠們正圍坐在一起,熱火朝天的搓麻將!

相比於剛剛打鐵的場景,這裡明顯熱鬧了許多。

既有打牌的,又有下注的,還有圍觀的,簡直堪比賭場。

蔣管事見狀,氣的大喝一聲:“你們都給我起來幹活!今天工部尚書帶著新晉的工部侍郎視察來了!你們丟不丟人!”

那些工匠們明顯被這聲大喝驚到了,全都轉過頭來看著蔣管事。

不過在片刻的沉寂過後,這些工匠們又轟的一聲熱鬧開了。

“蔣管事,你今天是吃了火藥了?這麼大脾氣?哥幾個不是一直在這裡搓麻將的麼?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們又不是沒幹活,這一個月六十把刀,我們不還是老老實實在打的麼。”

甚至有些臉皮厚的工匠,還對胡長安吹起了口哨。

“挺年輕的嘛,新上任的工部侍郎?來來來,要不要跟我們一起來上幾圈?”

蔣管事看這些工匠們自由散漫的樣子,氣的臉色通紅:“真的是管不住啊!太可恥了!我這個管事,丟人!”

就連工部尚書薛祥也是一臉尷尬:“胡侍郎,這事你就當沒看見吧。這已經是我們工部的老問題了,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

然而,胡長安卻是不這麼想。

明朝官營作坊質量的下降,可是關乎大明國運的大事情啊!

在歷史上,官營手工業一直佔據著主流地位。

畢竟,他們由政府直接經營,能利用國家權力征調最優秀的工匠,還不用管成本。

什麼料子好,就用什麼料子。

大膽用,沒限制!

於是在洪武初年,官營作坊生產的產品質量,遠超民間作坊。

可是在明朝中後期,這一情況發生了逆轉。

官營手工業由於受官府管轄,沒有有效的激勵措施,工匠們積極性持續降低。

而且由於官營手工業不與市場聯絡,沒有發展的動力,永遠只是按照祖制生產,沒有進步。

久而久之,官營手工業就被私營手工業趕超了。

這就給大明帶來了兩個重大的禍患。

一是海上走私猖獗。

畢竟正規的貿易只能從市舶司那裡購買官府生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