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石膏繃帶(第1/2頁)
章節報錯
骨折是一種常見疾病,治療方法也相對較為成熟。
早在東晉,就有醫學家葛洪提出用竹片製成夾板,作為外固定器固定骨折受創處。
隋唐時期,這一技術又得到了進一步推廣,唐朝時期的藺道人甚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用絹布包扎固定關節處,使關節能自由屈伸。
作為一位已經行醫四十餘年的醫生,老郎中自然是對這一系列骨折的處理方法爛熟於心。
不過這些方法只是針對腿骨或是臂骨骨折。對肋骨骨折,大多數郎中也是無計可施,只能讓患者臥床修養。
畢竟,肋骨不像腿骨一樣是直的,不能簡單的用夾板固定。
命大的,或許養著養著就好了,命不好的,不小心斷骨處戳到內臟,也就一命嗚呼了。
老郎中從未想過,竟然可以用熟石膏裹上紗布,作為定型。
這樣不僅輕便,還能很好的貼合胸骨輪廓,做到有效的製成定型,方便患者的日常行動。
行醫四十餘年,竟然被一個半大的少年比下去了!
這時,老郎中看胡長安的眼神已經不一樣了,滿眼都是對少年的敬佩。
作為一名醫者,老郎中頗有些文人風骨,他可以不崇拜那些腦滿腸肥的權貴,但是卻不能不崇拜一名技藝在自己之上的醫者。
【叮,老郎中對您的崇拜值+4】
胡長安纏完紗布剛想躺下,便聽到一聲清脆的系統音。
胡長安頗有些詫異,自己明明只是隨手纏了個石膏繃帶,怎麼就莫名其妙又收穫了一波崇拜值?
不過一想到明朝的醫療水平,胡長安便也釋然了。
老人家還沒見過這種現代醫療手段,難免會有些震驚。
胡長安略微一頓,便繼續在點荷的服侍下慢慢躺下,想繼續睡一覺恢復體力。
這時,老郎中突然把外袍一掀,直挺挺的跪下了:“胡少爺,不知這項技術可否外傳?”
其實,老郎中也是抱著賭一把的心理開口的。
畢竟在古代,醫術一般都不會外傳,要傳也只會傳給自己的兒孫。
如果胡家是個行醫世家,老郎中斷斷不會開這個口。
但是胡家如今可是正兒八經計程車族,要了這方子也沒有用,更不會傳承下去。
老郎中並不是想透過這方子賺錢,只是不忍心看到更多受傷的人哀嚎著死去。
胡長安頓時有些不淡定了。
作為一個現代人,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朝自己下跪,心理壓力還是有點大。
不過為了避免穿幫,維持住自己驕縱跋扈的富家少爺身份,胡長安表面上還是一臉淡然,不鹹不淡的回了一句:“可以啊,反正本少爺要了這技術也沒用。”
老郎中聽罷,險些熱淚盈眶,又是深深的鞠了一躬,才領著小徒弟緩緩退下。
如此不慕名利,高風亮節之人,在當今社會上已經不多見了。
【叮,老郎中對您的崇拜值+2】
【叮,徒弟對您的崇拜值+2】
侍立在一旁的點荷,頓時也是感慨萬千。
自己叔叔就是因為肋骨骨折,救治不及時而去世的。
有了這項石膏繃帶技術,將會有多少人因此而受益啊!
不得不說,少爺被撞了以後像是變了個人,不僅沉穩了許多,腦筋也靈光了不少,還能想出這種妙招。
點荷大逆不道的希望,少爺還能繼續這樣子下去,別再動輒就打罵下人了。
【叮,侍女點荷對您的崇拜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