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這麼多神仙?哪個是真的?(2)(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瀾衣的動作太快,也太出人意料了。
眾人對這個村民是有不滿,但是卻沒有果決到立刻能下殺手的原因。
就連那個村民,在臨死之際,甚至還來不及怨恨,只是愕然:「為……為什麼?」
「為什麼?」宋瀾衣聽到這話,輕笑一聲,「因為我是醫者,所以就要接受你的恩將仇報?你明知在夜路中行走,只會是死路一條,還要搶走我們身上的東西,這和農夫與蛇,又有何異?」
「我宋瀾衣做事,全憑心意,斷沒有因為善念,而放任你騎在我脖子上為所欲為的道理。」
村民沒想到是這個原因。
在臨死之際,他才生出一絲淡淡的悔意。
只是,他更多的是不甘。
憑什麼這些外來者,可以身著綾羅綢緞,可以不生鬼面瘡,可以自在地活出個人樣?
但又憑什麼……他們這些生長在南境的人,卻要過著舉頭三尺有神明凝視的日子。
他們不得不在真神定下的規矩中生活,必須守著那些怪誕的規則做事,甚至還要忍受這樣的痛苦,直至最後化作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他更多的,不是對宋瀾衣等人的恨,而是對這個吃人的世界的恨。
男人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口中突然發出一聲猶如動物的尖叫聲。
當這聲音響起的一剎那,整座茅草屋突然顫抖起來,門窗猛地洞開,外面的夜色,化作粘稠的墨汁,一點一點滲入房屋內。
另一邊,那男人發出最後的嘶吼,「真神會懲罰你們這些外來者的!」
說話,他戛然斷氣。
雲亭將他的屍體踢到一旁,皺眉嘀咕了一句,「死了還不讓人安生。」
聽到這句話,眾人都是一臉認同。
面對即將到來的真神,他們卻沒有太多的恐懼。
他們來南境,本就是為了尋找類似神明的存在。
原本還打著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的想法。
如今看來,倒是省了點事情了。
宋瀾衣的眉心,在黑暗中發出幽幽的光亮。
一本熟悉的燙金大書出現在她手上。
當她翻開杜甫那一頁的時候,杜甫便化作一個Q版小人虛影,出現在宋瀾衣的肩頭。
他板著一張臉,與體型形成強烈的反差。
只聽得他口中吟誦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當吟誦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時,眾人身側陡然立起一座茅屋。
這座茅屋看似只是用凡木所搭救,但是在才氣籠罩下,外界粘稠墨汁,愣是無法進入茅屋之內。
宋瀾衣的這首詩,也曾登上文報,但是許多人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所謂的詩詞異象。
這就是傳天下的詩詞嗎?
單就防禦力而言,簡直完美!
人群中,蒲松的關注點卻與別人不同。
他隱晦地看著站在宋瀾衣肩膀上的Q版小人。
這小人正是杜甫。
當蒲松想要掐算著杜甫的過去未來時,卻發現,他的過去與未來,居然同宋瀾衣一樣,都是一片模糊。
一個是意外,那麼兩個呢?
蒲松覺得,自己那些老夥伴……可能還是小看了宋瀾衣所走的大道。
深夜中,夜鴞靜靜蜷曲在樹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