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

宋瀾衣沒生氣,也學他們的樣子,笑眯眯地回了一句,“是人都會江郎才盡的。只是……”

那些嬉笑的人挑高了眉頭,以為宋瀾衣就此服輸了,“只是什麼?”

宋瀾衣微微一笑,“只是我相信,就算有朝一日江郎才盡,以諸位的成就才智……恐怕早已化作黃土一抔了。”

那些人一瞪眼,想要說些什麼,但是面對宋瀾衣此刻的五短身材,如果說一些難聽的話,又未免有失世家風度。

最終,他們只是冷哼一聲,甩袖立於船頭,且看宋瀾衣做什麼詩。

宋瀾衣在這世家子弟,乃至兩岸百姓的目光之下,神色泰然自若。

她一點眉心,燙金色大書出現在她的手中。

宋瀾衣略作沉思,就開口就要吟唱。

就當她要念及這首詩時,燙金大書突然嘩啦啦作響,書頁翻至一頁,露出一張剛毅卻不失儒雅,神色堅定的官袍男子。

他看向宋瀾衣的眸子,彷彿要藉此看見書頁外面的世界。

宋瀾衣暗道一聲抱歉。

如今才氣不夠充足,需要精打細算,只能用她這種半召喚流的方法了。

范仲淹倒沒生氣,他甚至還出言安慰了宋瀾衣幾句,然後又在書頁上探頭探腦,張望著這個對他來說極其新奇的世界。

於是就聽宋瀾衣緩緩吟誦: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另一邊。

當那些人聽到宋瀾衣所作的這首詩後,狐疑道,“這詩聽起來也平平無奇啊?”

只是世家中的子弟,且不論性格,在基本的文化審美方面,總要出眾一點。

聽到先前那人的話後,王裴之突然皺眉反駁。

“不是這樣的。詩文的好壞,不應該由是否華美的辭藻來判斷。”

“此詩用詞精煉,無斧跡鑿痕。此詩尚未說完,且聽下文。”

正說著,宋瀾衣在眾目睽睽之下,繼續緩緩道,“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當宋瀾衣吟誦完正首詩後,王裴之突然大聲叫好。

“此詩運用對比手法,江上往來之人和江心一葉扁舟之上的漁者成鮮明對比。更體現出漁者之辛勞危險。”

“只是……”他的目光看向宋瀾衣,幽幽的,有種意味不明的味道,“這詩語言返璞歸真,語言純真自然,情感中又有憂國憂民之大仁大義,實在不像是你這年紀能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