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宋瀾衣的……文人風骨(1)(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宋瀾衣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杜甫已經是在背後連連點頭。
如果說,之前的「黃帝修德振兵」以及所謂的「為政之要」他尚且能接受理解。
但是當宋瀾衣說到後面,權益多樣化,所謂的民本都是具體的,凝固的,這就是在另一種高度,給他帶來了衝擊。
杜甫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這些衣食無憂的書生?
陳醒看著宋瀾衣,挑了挑眉頭,隨後,雙掌輕合,發出清脆的擊掌聲。
厲謹道眼眸微眯,以為他要耍什麼花招。
孰料陳醒反而是一臉欣賞地看著宋瀾衣,「這位小宋姑娘的真知灼見,讓我敬佩。不知小宋姑娘可否願意拜入我恩師門下?我恩師乃是當朝楊閣老,學淵似海。有恩師在,或許……小宋姑娘參與科考,也不是沒有機會。」
眾人:?
你不是先前還在嫌棄宋瀾衣嗎?
怎麼現在還想跟她做一對師兄妹?
翻書都沒你翻臉快!
宋瀾衣也是滿頭疑惑。
她很想問一聲,大兄弟,你是咋想的?
宋瀾衣自己一看就是妥妥的明王派系,是主戰派,而楊閣老則是赫赫有名的綏靖派主導人。
這兩方在朝堂上,掐得跟烏雞眼似的。
結果你跟我玩這套?
宋瀾衣覺得……陳醒這人,還真夠自信的。
她可是打聽過這人的。
當年就是他陷害厲先生,致使厲先生無法科舉,結果他現在還能坦然說出這些話……可見其自信程度。
他是篤定,宋瀾衣無法接受參加科舉,高居廟堂的誘惑。
可是……誰說一定是這樣的?
宋瀾衣看了陳醒一眼,嘴角帶笑,但眼神中卻沒有一絲笑意。
「陳千戶的好意,我收下了。可惜,我學儒家,只為洗滌內心,功名利祿,於我而言,不過如浮雲。這科舉之路,不走也罷。」
宋瀾衣的道本就不包括儒家,她有夢境空間,空間內還有老師,她有無數陽關大道可以走。
學儒學,不過是拓展知識面,而不是放著陽關大道不走,反而去走一條羊腸小道。
至於高居廟堂?
在這個仙武世界,能成聖人,誰還去仕途啊?
這些都是宋瀾衣對於自己未來的安排。
但是……她自己清楚得很,不代表別人也清楚。
在那些書生看來,宋瀾衣這一刻的身影都彷彿高大了許多。
什麼是文人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