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傳天下,狠辣震應天的小侯爺,還真在這裡等老朽?”

一位穿著樸素的老人,看著亭子裡坐著觀望長江的青年,甚感意外。

他叫宋濂,是位大儒,曾受朱重八禮遇,聘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

可以說,他是一位對太子影響深厚的老師。

因為他的教導,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成功培養了濃厚的儒學氣息。

但也正是因為太子儒學氣息太重,朱重八對此很是不滿。

儒家所謂的仁義禮智信,這些東西不是騙人的嗎?

統治者拿來騙騙被統治者,刷刷好感,提提名聲,還能有助於統治。

但這種東西,黎民百姓可以信,達官顯貴也可以信,唯獨皇帝不能信。

可朱標這個未來的皇帝,怎麼還信以為真了?

“小侯爺已經死了,老先生認錯人了,我只是一介普通人。”

趙城起身相迎,做足了晚輩禮,至於小侯爺的身份,那自然是不能承認的。

不說南雄侯趙庸已經造反,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單是他趙城這幾個月的作為,就不可能承認。

“你就不怕老夫設伏?”

宋濂一步上前,直勾勾地盯著趙城。

他見過趙城,雖然眼前這個人與記憶中的不一樣,但那雙眼眸,終究逃不出他老人家的法眼。

只是,這趙城威震整個大明,是朝廷的特級通緝犯,為此大明還犧牲了數千人。

這等威名,實在恐怖!

普通老百姓可能不知道趙城之名,但有點權勢的人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呵,老先生已身在泥潭,為何還要做無謂之舉?”

趙城輕笑,他對宋濂也有所瞭解,當年還學過他的文章《送東陽馬生序》呢!

這宋濂,也是一位註定名傳青史的存在,一部《元史》就足以讓他為後世所知。

此外,他還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老人家,各種家……

既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又是“浙東四先生”之一,被朱重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但可惜,他如大多數功臣一樣,都不得善終。

一位告老還鄉的功臣,終究還是因為胡獄案受到莫須有的罪名牽連。

若不是馬皇后和太子極力相救,早就被十六大帝殺了。

據史書記載,宋濂因長孫宋慎被流放茂州,途中病逝於夔州。

如今看來,這宋老先生雖已七十多的高齡,但身子骨還挺硬朗,所謂病逝,趙城是不信的。

宋濂在大明的地位太高,影響力太強,幾乎是當世讀書人的扛把子。

朱重八抄了宋家,怎麼可能讓宋濂這樣一位士大夫領袖人物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