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你要離開了?【求追讀】(第1/4頁)
章節報錯
煤炭,這是幾百年後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也是早期工業革命的命脈。
據記載,夏族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民族。
但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度落後,根本無法將煤的強大優勢發揮出來,煤炭一直以來都不受當權者重視。
不僅是煤炭,石油也差不多是這樣。
煤炭雖然不受重視,但在大明時期,夏族已有不少地方在開採煤炭。
甚至已經用煤煉出焦炭,有了基礎的燒焦炭工藝。
很可惜的是,自慫朝以來的資本主義萌芽一直處於弱勢,難以掌權。
哪怕大明時期,夏族海外貿易已經發展到極高的水平。
但大明帝國一紙禁令,海禁制度的發展,徹底將夏族這艘鉅艦帶偏。
以至於女真遺族奪得了農民起義的革命果實,還是延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夏族這樣一艘鉅艦,就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終導致了百年的屈辱和苦難!
趙城沒想這麼遙遠的事情,他現在主要關注吳山寨的現實問題。
在深山裡發現煤炭,倒是吳山寨的幸事。
這裡地勢偏僻,人煙稀少,或許還能將那煤礦佔為己有。
在大明帝國中後期,由於朝政混亂,礦業官員尸位素餐,朝廷採用一刀切政策,明令禁止採煤。
但如今是大明洪武年間,對於這方面的管控還不夠健全。
刀尖舔血,私自開採,也不是啥新鮮事。
經過兩三天的思考和總結,趙城寫出了基礎的《煤礦開採綱要》,指明瞭吳山寨煤礦發展的方向。
這東西若能順利開採出來,對山寨村民的生活影響會非常大。
起碼,燒土豆吃的時候,不會苦於沒有能源。
“挖地都能挖出煤礦,說明這些煤炭是地殼運動送上來的,
開採風險和成本都很低,你們可以好好商量一下要不要開採!”
趙城找到幾個吳山寨管委會成員,將自己總結的《煤礦開採綱要》交給他們。
至於他們如何取捨,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幾個管委會成員商量一番,終究拿不定主意。
有說要開採的,也有說不要開採的。
兩方爭執不休。
對於這樣的局面,趙城是很滿意的。
起碼群體決策,在這管委會里成了基本的制度。
眾人商量一番後,還是來尋求趙城的意見。
“秦先生,我們想聽聽你的建議。”
吳勇作為管委會主任,大大小小的事務,基本要經過他之手。
“……”
趙城搖了搖頭,在眾人的失望中開口說道:“這件事的決定權在你們,不在我。
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我離開了吳山寨,你們能夠透過群體決策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