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下雨了【求追讀】(第1/4頁)
章節報錯
播州位於黔州北境,毗鄰巴蜀,因為地理位置相對優渥不少,在楊氏經營數百年之下,也成為了黔州最富裕之地。
相傳,播州楊氏形成於大唐帝國後期,由太原人楊端率領楊家軍進入黔北,一舉擊敗南詔軍隊,對當時的南詔國形成巨大沖擊後,乘勢在播州建立勢力,形成武裝割據。
經過大唐帝國至今,播州經歷數次分裂,楊氏也是分分合合,等到楊粲時期才進一步發展,重新統一播州。
在這位中興家主領導下,楊氏擴充套件到如今的勢力範圍,佔據整個黔北。
自那時起,楊氏實行兵農合一的政策,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加速經濟開發,主動發展教育,積極吸收中原文化,與巴蜀等地聯絡密切,逐步成就了現在的統治地位。
南慫時期,楊氏曾帶領播州百姓對抗抗蒙元,具有豐碩成果,雖後面投降蒙元,但也得以部分保全,更在蒙元時期建立了現在的土司制度,某種意義上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武裝割據勢力。
此後楊氏迅速發展,成為西南地區的重要力量之一,曾多次出征各地,最遠還打到了東南亞地區。
直到現在,蒙元被紅巾軍推翻,朱重八竊取了農民起義的成果,建立了浩浩大明帝國,楊氏也向明朝俯首稱臣,成為大明帝國在西南的重要勢力之一。
只要穩住播州楊氏,那黔州的土司基本上就難有作為了。
就現在來說,播州楊氏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得到了長期穩定的發展,經濟文化達到了強盛。
據統計,如今之播州楊氏,每年向黔州各地運輸糧食,堪稱黔州糧倉,經濟實力極為強橫。
趙城得到播州備足糧草的訊息,就萌發了摧毀播州糧草的想法。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在這樣一個生產力極度落後,交通尤為不便的時期,戰爭顯然是一場長期性的活動,幾乎不可能實現閃電戰。
既然不能短時間內結束戰爭,那就必須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也就是說,糧草必定是重中之重!
自古以來的大型戰爭中,有太多太多的軍隊、戰役為糧草所困。
也有太多的屠殺是因為糧草!
追溯到上古先秦的長平戰爭,白起為什麼會有殺神的稱呼?
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他屠殺了太多敵軍,甚至坑殺了數十萬的降兵敗將。
其中有一個真正的原因就是,這些降兵敗將活著,就是幾十萬張吃飯的嘴!
短時間內不能歸化降兵,又不可能白白養著他們,每天都消耗大量的糧草,甚至還要擔心這些降兵突然間暴動,影響整個大軍和局勢……
綜合各種因素後,對殺神來說,最佳的辦法就是將其全部坑殺,一勞永逸,永除後患。
殺神是這樣,霸王項羽,也是這般!
可見,充足的糧草、訓練有素的後勤補給對於戰爭的重要性。
“連長,朝廷近千騎兵進入播州已有四日,如今大將傅友德正率領幾十位將領做客楊府,楊氏家主楊天臨帶領播州豪強兩百餘人作陪接待,如今歌舞昇平三天三夜了……”
“連長,播州楊氏準備了三十萬石糧草,據訊息稱,大半都在東南的軍營裡。”
“連長,據說楊氏楊天臨與傅友德相談甚歡,楊氏後續準備繼續提供五十萬石糧草支援朝廷的戰爭。”
“連長,楊氏正徵召民夫,擴建道路,想要貫穿黔北、黔中、黔南、黔西、黔東,這計劃得到了傅友德的大力讚賞,據訊息稱,傅友德準備上請朝廷,為楊氏求封求賞求資源……”
……
訊息不斷傳來,趙城則進行各種總結和思考,想要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
最終決定拿糧草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