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哪能和皇帝比,對吧?

皇帝和百姓同甘共苦了,他們就得更苦。

有老頭說:“置陛下的安危於不顧!”

一群年輕的懟:“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

沈用貞、晉昌王、這些都挺年輕的,要理有理、要紈絝有紈絝。

那又一個喊:“那也不能殺人!”

這又幾個拍桌:“那也不能放火!在鈞都放火,挑釁大鄭!我們大鄭和為貴,莎息國是想戰嗎?別再狡辯,那火是誰放的,天知地知!”

老頭喊:“和為貴。”

野蔓教訓:“你和為貴,和他們吵什麼?”

一群小孩笑的東倒西歪。和為貴、不吵架、怎麼能行?

老頭對著老祖要噴血!

野蔓挺和氣:“有個知縣,最喜歡和氣。百姓為雞毛蒜皮的事鬧上公堂,他今天賠一把蔥明天賠一隻雞,有人丟了荷包、他也賠五兩銀子。”

晉王知道她說的是誰:“後來人家丟了兒子,讓他賠兒子。”

屈九齡開口:“和氣是對的。但知縣不是這麼做的。”

野蔓說:“最可怕的不是這個。而是男人打老婆,都快打死了,老婆告到衙門,妻吿夫,‘諸告期親尊長、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雖得實,徒二年’,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慘死。男人為什麼不和氣、要打老婆呢?衙門為什麼不和氣?再就是為家醜不可外揚,就算死也不行!人命如草芥。”

榮貽君有話說:“男人打老婆,都是勸和的。打死了就是命不好。”

野蔓點頭:“死了的都是命不好。”

榮貽君樂了:“一定要和氣,男人啊,千萬別打老婆。”

野蔓說:“打老婆的不是男人,打老婆的都是廢物!”

有人問:“若是遇到悍婦呢?”

“遇到潑婦呢?”

野蔓說:“命不好?”

女子笑了、笑了一片。

邢氏難得說一句:“為什麼不能和和氣氣?難啊。你能追求和氣,但不能搞混了。”

野蔓說:“女子犯法與男子一樣,所以,女子有些待遇和男子一樣,就比較平和了?”

汪汝遷支援:“女子有特別狠毒的,但也有各種原因。只有公平,才是最好的。天地不仁,有時候法理無情。”

郭太后說一句:“和稀泥的做法解決不了問題。需要以法律為準繩。”

晉王支援:“需要法,更需要從上到下的守法。”

那老頭喊一句:“你們要背叛老祖宗?”

野蔓問:“我們不是一個祖宗,你不知道嗎?”

年輕人起鬨:“法家也是有祖宗的,欺負誰呢?”

老頭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