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殿,正在下詔,廢帝。

這事兒在歷史上不是一次,但在大夏殿是頭一次。

內官在宣詔,越念越激動。

廢帝昪,也算罄竹難書了,一件件數起來,一天都數不完。

(耽淫內寵,沈漫女德,日延倡優,縱其醜謔……又為群小所迫,將危社稷,不可以承天緒,奉宗廟。)

挑要緊的說,得將廢帝的理由充分,若是不廢他,將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現在也能算得上生靈塗炭,一點都不冤枉祈昪。

汪汝遷穿的挺漂亮,站在一邊、不起眼。

他來圍觀這歷史大事,這就是榮佯想而做不到的。

汪汝遷不只是見證,那詔書就出自他手,不是長得好看,是他字好。

看看這朝中,缺了不少人,都有點空蕩蕩了。不是找不到人寫,是誰都有活兒、不閒著,老大人說叫他寫,那就寫。

汪汝遷以前字就能入知州的眼,不是知州沒見識。現在修仙,字更有味道。

內官念到後邊,已經帶著個人感情,咆哮!怒罵!

吼的太大聲,外邊招來了鬼。

光天化日,外邊的尖叫能和殿內、大鄭的根基比。

汪汝遷耳朵好,聽著來了個女子、薛國大長公主?

不是汪汝遷歧視女子,但今兒真沒薛公主什麼事兒,她這鬧來,可真是。

汪汝遷看郭太后一眼。

高臺上,設了三座,中間代表皇帝,東西又各有一座。

郭太后坐東邊,今天沒垂簾,一來不是聽政,二就是郭太后不想。

她穿著最隆重的鳳袍,頭戴九龍九鳳冠。

這樣的威嚴,可以給天下看。高宗遺詔、就是讓她來幹這事的。

郭太后之威,甚至超過皇帝!有她在,這天下就沒事!

鳳袍上也有龍,這樣的冠服,只有她一個人可以。

當然、禮部都是提前確認過,不會搞成皇太后登基。

郭太后坐在東邊,都不朝中間看。

她煉氣三層,也能聽到外邊誰來,但臉上完全看不出表情。

這一點,就勝過無數。

外邊,已經鬧進來。

此時,廢帝已成定局。

有人、還想來阻撓或者搞點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