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裡點亮燈,不是太冷。

野蔓穿的挺暖和。

不用裹成粽子,她穿的都是好的,薄也保暖。

大家還當她十五歲、不是很大。衣服大,去年的今年還能穿。

翠玉、王素寧、苒若和吳家來的保寧坐一桌。

甘氏、曹氏、李冰、齊氏等人湊一桌,一會兒幹活一會兒坐下吃。

吳老么看這一家挺好的,活兒乾的好,關係也好。

他帶著兒子在這兒也好。

好像,顧家、張家鬧成這樣,吳家可以趁虛而入?不求多,一點點就好。

顧家、張家、生意基本都遍天下。吳家只要挑合適的、做一小塊。

吳老么沒那麼大野心,也辛苦。

在家做個紈絝不好嗎?稍微做點事就好了。

老祖宗分家的時候,他分的不多,但比起別人,那都是夠吃幾輩子了。

王素寧看吳惠可能不清楚,特地給他解釋:“海州這邊挺不一樣的。人牙子那兒不買賣,僱傭很多、做的很好。隨便一個人想賺銀子,都可以去,人牙子會按特長,分門別類。需要僱人的,只要給銀子,什麼都能給辦好好的。”

野蔓突然腦洞,衙門都能給外包了。

她說:“這塊還在發展階段,和牙子類似。開始的時候純粹是撮合,就像做媒。後來有資本了、規模大了,手裡存著人,賣的不需要立即賣出去,他能養著、存著;買的隨時能買到,因為他手裡有。這是不是有點變味兒?”

汪汝遷明白了:“規模越大,自然是資本越多,小本的做不了。而銀子多了,就能想出更多的事兒,只要有得賺。”

野蔓說:“但只要味兒變了,性質變了,很多東西也變了。好比做媒,開始純粹是結兩姓之好,後來有各種騙婚,各種聯姻,各種裙帶。”

王素寧突然醒悟:“這時候的成親,壓根不講情了。”

野蔓說:“要過一輩子呢,一點情沒有,也太難受了吧?”

王素寧笑起來:“譚翔麟有小娘子,戎金葉也可以撩光棍。”

甘氏說:“這不是亂嗎?肯定是不好的。”

王素寧轉快的很:“夏淩坊的情況不是不正常嗎?”

甘氏問:“你這丫鬟還想撥亂反正?”

王素寧看主子,她不行但肯定有人行的。

野蔓說:“那些小娘子、憑什麼是這樣的命?家裡被逼的窮困潦倒、還得賣兒賣女供他們荒銀享樂。沒這個道理。”

王素寧點頭。多的做不了,有機會一定出手。

直接跑去隔壁管、整個夏淩坊、管不過來。

先讓自己強起來。

吳惠吃著海州的特色,品著不一樣的天氣。

這雨下的可真是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