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太君對神醫感激。

一是救她曾孫,救了吳家。

二是給了老三機會,要不然還是寧州的紈絝。她可以不在意,但對他自己、對吳家都不同。

三是送來梁震霆,梁震霆的功勞吳家肯定不佔,但互相成就、也很夠了。

雖然千里馬很多,但梁震霆這樣的千里馬、並不多。

可以說,石太君對神醫的感激、吳家永遠欠她人情。

吳家的夫人們一樣的。

不說田氏,現在又驕傲又擔心,以後兒子上戰場更擔心。

就說臨津伯夫人,雖然上戰場的是老三,但他代表吳家,吳家的名好了,什麼都不做也自在。

雖然老祖宗把家分了,但吳家沒分。

只要吳家沒分,有好事大家都有好處,腦子有坑的才會折騰。

汪汝遷提議:“吳公子跟著修道幾年?”

野蔓看著,她沒意見,看吳家了。

石太君就激動!

吳惠猶豫片刻。

智老夫人就問神醫:“需要什麼?”

野蔓現在手裡有十萬靈石、不止:“我這兒不需要什麼。”

田氏小心的問:“不用拜師?”

野蔓說:“收徒太麻煩了。我傳道,是想提高你一點戰力,減少傷亡。想的更遠一點,一是可能也有修道的、至少不吃虧,如果有絕對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武力是震懾,打起來對誰都不好。大家都客氣的坐下來,好好的過日子。”

石太君起來、恭敬的行禮。

智老夫人跟著行禮。

石太君叫曾孫:“既然不收徒,你磕幾個頭吧。”

石太君又叫老二:“老三沒在,你替他磕幾個頭。”

野蔓搖手:“不用。”

石太君正色:“這是大義!你心胸非我等能及。我也不指望他們建功立業,人在、很好。”

她這個年紀能明白。仗是不得不打,如果真不用打、她不後悔。

所以,幾個孫子看著平庸,她一點不在意,不是放棄。

看似平庸,她都教的很好,只要人沒問題,吳家再吃一百年都夠。

吳仲甫很聽話,恭恭敬敬的向神醫磕頭。

或許有人說,他只會聽祖母的。

他有這樣的祖母、不知道多少人要嫉妒。有的聽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