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林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到晚上二更(約九點半),汪汝遷還沒回來。
野蔓都準備睡覺了。
劉採回來一趟,和她回話。
堂屋裡,翠玉將燈點的更亮。
火盆沒有,王素寧拿著厚披風出來,給主子穿上。
野蔓挺隨意的坐著。
劉採也隨意,知道主子不在意這些,他趕緊回話、別浪費工夫:“衙門突然有幾個案子。”
海城縣是海州治所,大案小案命案都是有可能。雖然碼頭上、有些不歸海城縣管。
多數還是會牽扯海城縣。豪商巨賈大多也在這兒。
所以,海城縣複雜著,不過主要在錦春城。
銀秋城雖然好,但時間短,再比如夏淩坊成了外室小妾的地兒,商人一面養外室,一面又要正室的面子。
所以銀秋城好,錦春城也不差。一定程度上,銀秋城容易來,錦春城難融入。
縣衙給弄到了銀秋城,和錦春城的州衙分開一點。
但整個海城縣、該歸縣衙知縣管、依舊是管。
劉採和主子說話就輕鬆、不怕她聽不懂反而擔心自己不懂、所以要回來說清楚:“牽涉大,還牽涉到以前。”
野蔓問:“碰巧還是故意的?”
劉採說:“可能都有。”
野蔓打個呵欠:“一群蠢貨。”說正經的,“有汪景伯什麼事兒?所以,他只管查,查到證據記得留一份。”
劉採記住了,這個很重要。不考但可能要命。
野蔓繼續說:“和縣尊沒關係吧?”
劉採應道:“多半是沒有。”
野蔓說:“那不是蠢到家了?沒縣尊的事兒,他只管查,能讓他背鍋?”
曹氏拿一個漂亮的手爐來、給主子,這坐著,手爐抱在懷裡,很暖。
野蔓愈發懶洋洋:“海州的大事,自然是那些事,或者和富州有關。如果查出來,對於別人來說,說縣尊還是說海州?最終還不是要海州那些人背?汪景伯做好事,幫他們查明白了。就算縣尊背鍋,又背不完。免官了又不是不能再用。那些人就不一定了。”
劉採眼睛亮的,太有意思了。
野蔓說:“如果哪個明白了,或者查的太大,急著又要掩蓋,對汪景伯有什麼關係?查到多少就算多少。這是機會難得呢。”
劉採都可以大笑三聲。
汪景伯是去偷師的。
不論偷一棵菜還是一棵玉白菜,不論偷一個瓜還是一個金瓜子,都是賺的。
偷不到能看一眼都是長見識,平時真沒這機會。
王素寧打著哈欠,說:“他們還以為主子想做什麼,就不知道,我們真要關著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