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孫權的傳召下,被孫權委任負責永安防務的陸遜,不久後就一身戎裝來到了縣府中。
陸遜在到來後,他當即對著孫權一拜,口中言道:「臣拜見至尊。」
還處在驚魂未定中的孫權見陸遜來了,他的內心中湧現出一股安定感。
那夜,正是在陸遜的護衛下,他才逃過一劫的。
若無陸遜,便沒有今日的他。
當初他與陸遜劃木筏逃離公安後,他本來想立即回到建業。
但是陸遜建議他先不要回建業,而是北上來到江夏郡中。
陸遜有此建議,是擔心糜暘會趁著大勝之後,趁機攻打江夏。
江夏,乃是荊揚二州樞紐,若江夏一丟,從此江東門戶大開,對江東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孫權儘管數次令江東招致大敗,但執掌江東近二十年的他,在江東中還是很有威望的。
有孫權在江夏,足以初步穩定江夏的人心。
而且相比與建業,江夏郡離公安更近。
等孫權在江夏的訊息慢慢傳出,那些公安一戰中四處逃散的吳軍潰兵,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自然會陸續回到江夏郡與孫權匯合。
後來的情勢發展,果然不出陸遜所料。
在孫權來到江夏後,雖說江夏中的吳軍聽說了己方公安大敗的訊息,引發了巨大的騷亂。
但因為孫權在此,所以這些巨大的騷亂,並沒有引發兵變或者大面積計程車吏逃亡事件。
而且就在這段時間以來,在陸遜將孫權的訊息四處傳播之下,之前四散在公安周圍的吳軍士卒及將校,紛紛想方設法來到永安城中與孫權匯合。
其中以全琮與朱桓兩部兵馬最多。
江東的私兵制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有一點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那就是隻要一軍的主將不死去,那麼他麾下的私兵,只要不是被俘虜,哪怕是四散逃逸了,最後亦會想方設法與他們的主將匯合。
對於吳軍來說,他們的主將不僅是他們的上司,亦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在多日的招攬四散逃兵之下,永安城中的吳軍不算原來守軍,就已經將近一萬之眾。
而且陸遜還建議孫權,調派原來呂蒙安排在駐守廬江的部分戰兵,來到永安城中守衛。
在連番增強永安城中的兵力之下,現今城中的兵力已經接近兩萬。
只是永安城中的大部分士卒,全都因為公安之戰而軍心頹廢。
在此情況下,孫權因為陸遜的護駕之功,拜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封華亭侯,代替他負責永安城中的防務。
在陸遜操持軍務,整備城防之下,吳軍的軍心正在逐漸趨於穩定。
這一件件往好的方面發展的事,都落在孫權眼中,因此他對陸遜的器重越來越深。
如果他當初執意逃回建業,那麼現在江夏可能已經不保了。
孫權趕緊起身來到陸遜身前,將其扶起,口中流露溫和的笑意言道:「伯言近來辛苦了。」
….
聽到孫權這句話的陸遜,臉上並無自矜之色,他平靜地對著孫權答道:「為至尊分憂,何談辛苦。」
孫權接著問起陸遜,近來在天下間傳的沸沸揚揚的一件事。
「今漢、魏二軍在漢水交換人口,似有停戰之約。」
「若劉備等魏王退兵之後,起大軍攻打江夏,我軍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