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當在得到陸遜到來的訊息後,立即就來到孫權大帳中,將這事稟報給了他。

而孫權在聽到這個訊息後,臉上卻沒有浮現如韓當一樣的喜色,而是浮現了詫異與懷疑之色。

「伯言,他不在陸口駐守,來這公安作甚!」

孫權可是記得,他從未發過令陸遜領兵前來的檄令。

面對孫權的詫異與懷疑,韓當對孫權解釋了陸遜領兵前來的來因。

聽到是呂蒙之前發出命令,讓陸遜率軍前來後,孫權臉上的懷疑之色漸漸消散,但心中卻對呂蒙這番過於謹慎的舉動表示不滿。

雖病重,然數萬大軍撤退,數倍於敵方的兵力,又何須畏懼敵軍出城攻我?

子明真是越發膽小了。

只是孫權並沒有將他的這番想法表現出來。

而面對著陸遜的請求接見,孫權因為現在心情不錯,於是便同意了。

在得到孫權的允諾後,韓當急忙出營將陸遜帶往孫權大帳。

在這一路上,韓當將最近發生的事跟陸遜一一說明。

聽到孫權已至,呂蒙兵權已經不再後,陸遜心中微微一沉。

他聰慧異常,雖說往日中孫權對其也算信愛,但其卻能從孫權對其的信愛中,察覺出一絲忌憚。

今孫權已至,不知道還會不會令其執掌大軍。

只不過就算孫權不用其為督,也無所謂,陸遜並不貪慕權勢。

只要孫權能用其之計,扭轉江東敗局即可。

韓當帶著陸遜很快就來到了孫權的大帳之外。

在孫權的侍者入內稟報後,陸遜不久後就得到了孫權的傳召。

因為孫權口令中只傳陸遜一人接見,所以韓當留守在外。

陸遜整理了下身上的甲胃。

孫權對人的禮儀很看重,而自己是否穿戴整齊拜見其,更是在往日中,被孫權當做是否尊重其的一個重要標準。

在整理過後,自覺無任何差錯之後,陸遜跟在孫權的侍者後面,亦步亦趨地進入了大帳之中。

陸遜在進入大帳中後,他並沒有太過上前,只是在遠處對著孫權深深一拜,「臣遜,拜見至尊。」

面對著陸遜的完備的禮數,孫權心中油然浮現一種滿足感。

在江東中,他依然還是那個至高無上的至尊。

孫權對著陸遜頷首,「伯言請起。」

陸遜在孫權的這句話下,才緩緩抬頭,看向了孫權。

孫權這時凝望著他的這個侄女婿,他問道,「先前子明召你來公安一事,孤已知曉。」

「只是現今孤已至公安,伯言可回陸口矣。」

孫權對陸遜一直是有一些忌憚的。

陸遜出身吳郡陸氏,吳郡陸氏乃是江東有名的大族之一。

自幼出身名門的陸遜,才學斐然,少有令名。

建安八年時,時年二十一歲的陸遜入了孫權幕府,成為了他的令史,專職文秘工作。

時值今年,陸遜跟隨孫權已經十五年。

在這十五年的時間裡,陸遜無論為政,還是領軍,都曾立下了不菲的功勳。

但十幾年的辛苦建功,卻並不能讓孫權對陸遜真正感到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