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到呂蒙派來的使者是虞翻之後,糜暘心中不禁輕笑一聲。

這不就是歷史上,在他便宜父親糜芳投降江東之後,屢次羞辱其的那個“江東嘴王”虞大正義麼。

在知道虞翻的身份後,糜暘心中對其的觀感就瞬間下降了好幾個層次。

雖然糜暘心中也是不齒,糜芳歷史上背主求榮的舉動。

但畢竟今世他是糜芳的兒子,面對著歷史上曾多次羞辱他父親的虞翻,糜暘心中實在難以提起好感。

但是該走的場面還是要走的。

糜暘也對著虞翻回拜道,“使者安好,不知使者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糜暘的回答等於間接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而在聽到糜暘這麼問之後,虞翻手中揮舞符節,符節上的金鈴相互碰撞之下,發出悅耳的鈴聲。

在悅耳的鈴聲之中,虞翻說出了他的來意。

“吾此番前來,乃是為救主簿之命也。”

聽到虞翻如此說,糜暘輕咦了一聲,“何解?”

虞翻接著說道,“今我江東數十萬大軍圍城,而主簿卻想憑著一座孤城堅守,豈可得安乎!”

“不如早降我江東,我主仁慈聰慧,主簿若降有獻城之功,封侯之爵即日可得也。”

虞翻特意提高了聲音,以保證他的話不止糜暘一人能聽到。

當虞翻說完了之後,糜暘的臉上,充滿了奇怪的神色,城頭上瞬間陷入了一片安靜之中。

但在不久之後,糜暘的口中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因為覺得虞翻勸降他這件事十分可笑,糜暘不禁笑得捂住了肚子。

而糜暘的發笑,也讓城牆上的荊州士卒,發出了一陣陣笑聲。

很顯然,上至糜暘,下至公安尋常守卒,都覺得費勁千辛萬苦上城來的虞翻,是來講一個笑話的。

在眾人爆發的鬨笑聲中,虞翻臉色有些不好看。

但為了完成呂蒙所託付的重任,他強忍著沒有發作。

在笑了良久之後,糜暘方才止住了他繼續笑的衝動。

他對著虞翻言道,“正所謂兩軍交戰,當知己知彼。”

“難道呂蒙在開戰前,不曾調查過吾的身份麼?”

“若非如此,他焉能如此無智。

認為僅派汝一搖唇弄舌之輩,就妄想吾毀我長輩數十年之清譽,獻城投賊乎!”

面對著糜暘不留情面的話,虞翻並無動怒,他卻繼續言道,“主簿不曉時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