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連續兩問劉闡後,劉璋用一雙老成的眼睛看向劉闡對其言道,“闡兒!”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劉璋手指高臺之外,那遙遙可見的殘破的曾經的劉備居所。
而後眼睛看向這裝滿珍貴之物的高臺,對著劉闡最後告誡道,
“不要再有非分之想,吾此生只願做一富家翁足矣。”
當劉璋如此說之後,劉闡臉上雖有不願,但懾於父子之倫,他最後也只能無奈嘆氣之下離去。
看著劉闡離去的背影,劉璋心中也深深嘆了一口氣。
希望他的這個痴兒能聽進去他今日的話吧。
劉闡與劉循相比,終於還是少了通透。
劉璋知道劉闡至今還在怪他,當初不戰而獻上成都之事,可能在劉闡看來那是他膽怯所致。
但劉璋心中卻知道:當年劉備軍中士氣高昂,且麾下戰將謀士無數。
再打下去,成都一定是守不住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平白再造殺戮呢?
在劉闡走後,因為劉闡今日的話語,年老的劉璋,思緒也不禁回想到了當初。
他從涪城外與劉備的百日歡宴,想到了成都中他與劉備兩人私下裡的當庭激辯。
“若你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民!”
“只平白助長了豪族殘民之氣焰而已。”
劉闡所言蜀中人心在自己,他所言的人心只是,那些世家豪族之心而已。
想到此,劉璋的心中滿是苦澀。
隨即他又想到了糜暘。
劉璋又不聾,剛才外面那麼高昂的報捷之聲,他當然聽到了。
昔玄德初至蜀中,暘尚小兒,而今竟壯烈乃至此也!
劉璋心中對糜暘起了濃濃的讚賞之情。
而劉闡在下了高臺之後,他的臉上閃過幾縷陰鬱之色。
很明顯,方才劉璋的勸告他並沒有聽進去。
在高臺之下,他聽著那滿城的“糜督”二字,心中閃起了忌恨之情。
且讓你再得意幾日,待江東大軍到來之日,定讓你有哭的那日。
...
此處在公安城的東城處,城門大開。
無數江東降卒在荊州士卒的押運下,正排成一列列隊形朝著城內魚貫而入。
因為人數眾多,這降卒隊伍之長,竟一眼看不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