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3頁)
章節報錯
司馬懿的計策自然是極好的,但此計也等於斷了,曹操心中那個愛而不得的名將的生路。
在之前關羽兵圍樊城之時,司馬懿就曾向其獻計可與孫權結盟。
但當時司馬懿想的只是孫權出兵後,關羽會退兵,
他那時只想最後解了樊城之圍即可。
今日,司馬懿再次向曹操獻計,重申與孫權結盟的重要性。
但這次,司馬懿建議的是讓曹操主動出擊,以此斷絕關羽的生路。
因為當時與今日不同,當時曹操的大軍還未集結完畢,所以司馬懿覺得只要能擊退關羽就好。
但如今,單單在摩陂一地,曹操就召集了十萬大軍,
有這種底牌在手,司馬懿覺得沒有必要留下關羽這個心腹大患。
雖然曹操對關羽心有憐惜,但他作為魏國的主人,他得為魏國的將來考慮。
自家人知自家事,今年入冬以來,曹操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糟了。
若有一天他薨了,憑他兒子子桓的才能,可以製得住關羽嗎?
無論是站在為君還是為父的角度,曹操都不會將關羽這個大患留下來。
關羽今年威震華夏的軍功,甚至都令他夢中有感。
曹操覺得他若再不除去這個心頭大患,終有一日,曹魏之鹿,將為關羽所得。
“仲達之言,深合我心。”
曹操的肯定,代表著他最終接受了司馬懿的絕戶之計。
在心中下了決定後,曹操也不再遲疑,他當即下令道,
“子通,孤命你為護軍,你持我節令剋日南下,前往前線。”
“若公明尚未出戰,你以孤之節令命其堅守不出。”
“若公明已經出戰並且戰敗,你持孤之節令告知樊城中子孝,襄陽城中呂常二人,
讓他們不管用什麼辦法,也務必要拖住關羽大軍南撤的速度。”
曹操所言子通之人,乃是現任丞相主簿的蔣濟。
蔣濟在收到曹操的王令之後,立馬出班領命。
他在取過代表曹操的符節之後,立刻就出了大帳,急速南下去了。
在蔣濟走後,曹操隨後又對帳內的諸臣下令道,
“傳令三軍,明日五更造飯,拂曉集結,天明出發,
孤要親率大軍南下征討關羽。”
聽到曹操竟然要親征關羽,而不是如司馬懿建議的那般,再擇一上將南下,帳內諸臣心中紛紛驚詫。
而曹操之所以選擇親征,乃是他覺得如今在他的麾下,已經沒有人是關羽的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