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六年十二月末,眼瞅著華夏大地又將邁入新的一年中。

在孫權的強壓下,剛剛養好身體的呂岱,終於率軍從永安出發。

永安港口中,有著東吳成建制的一支戰船艦隊。

雖說這一支艦隊,在以往算不上東吳水軍中的主力部隊。

可在吳軍主力被困在荊州之際,呂岱手中的這支東吳水軍,就是此時長江上無可爭議的霸主。

十數艘高大的樓船,宛若水上巨人般,在奔騰的江面上橫行。

拱衛在十數艘高大樓船旁的,足有近千隻大小不一的,艨艟、走舸、鬥艦等戰船。

儘管戰船種類各異,數量奇多,然在多年的訓練下,這支人數將近三萬人的龐大水軍艦隊,卻一直在江面上有條不紊的行進著。

站在為首樓船閣樓內的呂岱,望著船首迎風飄揚獵獵作響的戰旗,心中隱有豪氣浮現。

暫且擱置前段時日的悲慘不談,自從呂岱率軍出發後,他的精神就一直處在高漲的狀態中。

任誰統領這一支強大的水軍,心中都會不可避免的有豪氣產生,想著要與天下任何一支勁旅,在這寬闊的江面上一較雌雄。

哪怕那支勁旅,是成軍以來尚無敗績的天策軍!

在水面上,東吳水軍就是天下第一。

“還有多久可到柴桑?”

呂岱沉穩的向身後的副將太史享問道。

太史享是太史慈的長子,當年太史慈逝世後,孫權“深感悲痛”。

為了更好的“照顧”太史享,孫權便將那時尚年幼的太史享養在身邊。

若在外人看來,孫權的這個舉動,可謂是至情至性。

然要是外人瞭解到,孫權藉著這個舉動,趁機將太史慈留下的部曲全部解散後,恐怕就能猜出孫權愛重太史享的真正緣由。

幼時的太史享不懂這些,還對孫權感恩戴德,而隨著年齡的漸漸長大,太史享心中卻也有了一些猜測。

故而為了自保,太史享哪怕從軍多年,依舊不敢過於表現自己,多年來他只甘願為一偏將。

聽到呂岱的詢問後,太史享拱手答道:

“按現在的流速,我軍最遲明日一早就可抵達柴桑城外。”

得到太史享的回答後,呂岱滿意地點了點頭。

根據時間的推算,再過幾日呂範的援軍就會來到柴桑城外與他匯合。

到那時,柴桑的危機基本上就解除了。

見呂岱不再言語,太史享倒有些擔憂的問道:

“我軍浩浩蕩蕩支援柴桑,柴桑城外的漢軍定然會知曉。

若漢軍在我軍登陸時半渡而擊,為之奈何?”

對於一支水軍來說,他們最怕的就是半渡而擊。

太史享有這擔憂,實屬正常。

只是呂岱在聽完太史享的擔憂後,卻輕鬆地笑道:

“無妨。

柴桑城外漢軍雖眾,可大多是山越賊寇。

我軍兵力兩萬有餘,加上有眾多戰船為依託,要想阻止我軍登岸,岸上的漢軍不止要精銳,人數亦至少要與我軍等同。

另外賀齊將軍尚有數千精兵在歷陵城外,歷陵城距離柴桑近在咫尺,待賀齊將軍得知我軍即將到來的訊息後,自會在一旁策應。”

呂岱一邊撫須,一邊說出了他的見解。

身為多年的老將,經驗豐富的呂岱自是知道,半渡而擊是一個很好的戰術,但並不會那麼容易做到。

呂岱的解釋,讓太史享漸漸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