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餘山越兵,雖說不如吳軍那般精銳。

可眼下他們的軍心,皆以糜暘馬首是瞻。

當糜暘的命令下達後,這萬餘山越兵拋卻了以往怯弱散漫的形象,在各級將官的的指揮下,他們很快列陣朝著吳軍壓去。

呂範見糜暘不退反進,心中更是喜悅。

好似是擔心糜暘溜走,山越兵一動,呂範統領的吳軍亦動了起來。

呂範的戰前分析並沒有錯,剛剛重新奪回港口的吳軍,士氣正是旺盛之時。

旺盛計程車氣,足以讓他們暫時忘卻對糜暘的畏懼。

數里的距離,在兩軍相向奔赴之下,並不算長。

不久後兩軍,就在港口外的大地上碰撞在一起。

兩軍初一碰撞,吳軍就展現出他的精銳。

上千位驍勇的刀斧手,如敢死隊一般化為利刃,在陣型前方不斷衝擊著漢軍的陣型。

對於漢軍來說,那上千位刀斧手,眼下就好像變成了從長江上崩騰而來的洪水。

衝擊之勢,一波猛過一波,一波比一波更讓人難以招架。

好在沙摩柯護主心切,還未來得及休整的他,一直率著軍中的精銳之士,在前方抵擋著吳軍的猛烈攻勢。

可一人再勇猛,亦是難以扭轉戰局的。

糜暘在親軍的護衛下,看著前方搖搖晃晃的防線,他的眼中卻並沒有擔憂的神色。

這樣的局面,他之前就早已經料到過。

可要不是有意引匯出這樣的局面,呂範又豈可能會乖乖上岸?

既然早有料到,那麼糜暘就必然存在著後手。

對著身旁的丁封看了一眼,丁封會意後就連忙離去。

漢軍防線的搖搖欲墜,糜暘看得到,呂範自然也能看得到。

糜暘對這樣的局面無悲無喜,呂範卻做不到。

眼中的喜悅再也按捺不住,直接爬到呂範的臉上。

呂範握住劍柄的手,正因激動而不斷顫抖著。

他預料的一點都沒錯。

儘管那萬餘山越兵,很想守住防線,再加上沙摩柯的確有萬夫不當之勇。

可步兵對戰,人數多寡倒在其次,陣型是否穩固是第一要務。

而要組成穩固的陣型,士卒就一定要是訓練有素之輩。

那萬餘山越兵是嗎?

戰爭,靠的從來不是一腔熱血。

見勝利的天平正朝己方不斷傾斜,呂範再也顧不上其他。

「全軍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