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為賀表 實為毒藥(第1/5頁)
章節報錯
漢章武六年十一月。
眼瞅著華夏大地又即將要邁入新的一年中,加之近來孫權的生辰要到了,因此偏安江左的建鄴城內,這幾日的氣氛一直很熱鬧。
在孫權有意的隱瞞下,州陵丟失的訊息,在建鄴城內流傳的並不廣。
當然要想完全瞞住這個訊息,那也是不可能的。
可州陵不同於公安那般名氣大。
州陵不在江東境內,除去有著荊州地圖的朝廷,尋常百姓縱使知道了州陵丟失的事實,他們也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會給吳軍帶來多大的風險。
對於知曉這訊息的百姓來說,他們或許只認為吳軍在大意下,只丟失了一座“無關緊要”的城池。
相比於吳軍兵壓公安的煊赫武功,區區一座州陵的丟失,又算的了什麼呢?
建鄴偏安江左,數十年來不聞兵戈之聲。
這數十年來,紙醉金迷的生活才是建鄴城內的主旋律。
在這主旋律下,建鄴城內的大部分人的精神已然被麻痺了。
不過嘛,孫權可不會與尋常百姓一般沒見識。
年年都要看一遍荊州地圖的孫權,自是知曉州陵城對進入荊州的吳軍來說有多麼重要。
所以在孫權剛剛收到州陵丟失、潘璋戰死的訊息時,他整個人是處在憤怒的邊緣的。
幸虧在孫權要宣洩怒意之時,陸遜的安撫奏摺及時送到。
在陸遜的奏摺中,陸遜深刻闡明瞭漢軍的弱點所在——“州陵之失,賊軍之垂死掙扎也。”
接著陸遜又在奏摺內盡力寬撫孫權——“願陛下稍忍數日之怒,臣必盡心使戰局幽而復明也!”
看完陸遜奏摺的內容後,孫權的確一下子壓制住了內心的怒氣。
誠然州陵丟失,是孫權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可正如陸遜所說,漢軍有著缺糧及北有強敵這兩大致命弱點。
況且州陵雖失,但吳軍的主力並未受到損傷。
另外孫權對陸遜的能力亦是認可的。
陸遜能把握時機,在內有韓綜隱患的情況下,還能一舉攻入荊州的腹地。
這樣的能力,比之當年的呂蒙只高不低。
至少從全盤局面看來,陸遜與糜暘的交手,基本處於有來有往的境地中。
面對著糜暘這樣的強敵,陸遜一時不察,遭遇點挫折倒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在以上的種種心理自慰下,孫權很快就選擇了相信陸遜所言。
對於陸遜丟失州陵的事,孫權不僅不下詔斥責他,反而還派出使者前去寬慰他。
除此之外為了不讓陸遜有後顧之憂,孫權還嚴厲禁止州陵丟失的訊息在建鄴城內的流傳。
孫權這麼做,一方面是想減少部分“不明事理”的大臣對陸遜的攻訐,另一方面也是想穩定人心。
論對朝局的掌控,孫權是當今天下三位帝王中最強的。
只要他本人不失態,那麼在他的強壓下,的確也沒不開眼的大臣,敢對州陵丟失的事妄加議論。
自我安慰是有迷惑性的。
一開始時,孫權可能還憂心前線的戰事。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權一直未收到更差的戰報後,孫權心中只認為陸遜成功穩定住了局勢。
這讓孫權好似忘卻了州陵丟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