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六年十一月下旬。

率兵抵達歷陵城外的賀齊,在一座高山上遙望起柴桑城的方向。

孫權稱帝后,錄賀齊前後功,拜他為鎮南將軍率兵鎮守鄱陽郡。

數十年來,由於豫章郡的面積過大,孫權恐豫章太守手中權柄太盛,曾數次對豫章郡進行分割。

鄱陽郡正是在孫權的這種心理下,從豫章郡中分割而出。

鄱陽距離柴桑並不遠,兩者之間還有著鄱水相連。

鄱水的存在,大大加快了賀齊的行軍速度。

當然賀齊要想率兵支援柴桑,不一定要透過鄱水。

可在接到孫權的詔令後,賀齊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就敲定了從鄱水進軍的路線。

賀齊的選擇是有道理的。

從鄱水進軍對他來說,有一個好處——那便是他可以率軍繞至漢軍的背後。

賀齊是東吳諸將中在世間名聲不顯,但卻實打實有才能的將領。

當賀齊得知豫章郡的變故後,他在驚詫之後,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或許在其他人看來,數千漢軍與數萬山越兵合兵後的聲勢,會讓他們感到膽寒。

可是在賀齊眼中,賀齊始終忌憚的只有丁奉親率的那支漢軍。

至於那數萬山越兵?

想起過去數十年間,死在自身手中的眾多山越名帥,賀齊有什麼理由要去忌憚他們?

戰功,是一位將領最大的自信來源。

就在賀齊在山上眺望柴桑方向的時候,他派出的斥候很快就帶回了一個訊息。

“將軍,柴桑城外陸續有山越賊寇逃出。”

聽到斥候的這個稟報後,賀齊的眼睛不自覺地眯了起來。

他這不是因為擔憂,反而是因為欣喜。

還未等賀齊說話,賀齊的副將楊贊就高興地說道:

“想來是山越賊寇得知將軍到來的訊息,想著不戰而逃了!”

楊贊做出了一個與事實有著七八分相近的判斷。

而在聽到楊讚的判斷後,賀齊身後的一眾將校都驕傲的大笑起來。

在他們眼中,楊讚的判斷可謂是十分合情合理。

他們都深知,賀齊在山越中的威望有多深重。

聽到身後諸位下屬的大笑聲後,賀齊似是不在意的擺擺手說道:

“區區賊寇,不值一提。”

眾人都知道,在柴桑城外現正有數萬山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