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六年,十月初。

在宛城內的曹休,正在會見著一位重要的人。

這人正是毛遂自薦,率軍來到宛城支援曹休的田豫。

曹休與田豫之間並不陌生,甚至當年曹操遠征河北時,曹休與田豫還共事過一段時日。

既然共事過,那麼曹休自然是知道田豫的才能的。

故而曹休心中,對曹叡能派出田豫來支援他,還是感到頗為欣喜的。

在敬完田豫一杯酒後,曹休對著田豫問道:

“國讓千里南下,可有何教我?”

問這句話的時候,曹休臉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這段時日來,曹休心情變的相當不錯。

這是因為,他原本面臨的危急處境,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遙想八月的時候,糜暘以張郃為奇兵襲奪博望,那時候的局勢對魏軍來說,的確是糟糕透頂了。

那時候任何人都以為,糜暘會一鼓作氣奪取宛城,然後進兵許昌。

亡國之象,好似就在眼前。

後來大量漢軍出現在宛城外,也證明了這個猜想。

說實話,那時候曹休雖不斷在宛城內激勵士氣,但他心中未嘗沒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

但好在曹叡果決,急忙派出使者聯絡孫權,讓孫權派陸遜率重兵奇襲荊南,以重現當年關羽腹背受敵之局面。

從當下的局面來說,曹叡的計謀無疑是成功了的。

畢竟糜暘在得知公安有危險後,就連忙率一部分兵馬回援荊南。

這直接導致了,曹休面臨的壓力驟然減少。

從可能死亡的邊緣,被猛然拉回,這換誰會不感到興奮呢?

不過曹休亦知道,大魏的危局遠遠還未到過去的時候。

至少糜暘還未死,不是嗎?

面對曹休的請教,田豫不禁思忖起來。

他雖剛剛來至宛城,但之前在經過許昌時,他就從夏侯尚的口中得知了糜暘率軍撤退的事。

怎麼說呢。

感覺自己的計謀,能夠成功逼退名滿天下的糜暘,田豫的心中還是頗為自得的。

不過田豫與曹休的看法一致——只要糜暘一日不死,就遠未到他們放鬆大意的時候。

略微思忖後,田豫便開口問道:

“還望大司馬告知,當下關於糜賊的最新動向。”

聽到田豫的詢問後,曹休笑著讓身後的王濬,將一份最新探查到的情報送到田豫的手中。

從王濬手中接過情報後,田豫很快就看了起來。

看完手中的情報後,田豫下意識地讚道:

“真不愧是他,竟能想出以火治水,化橫江鐵索為灰燼的計策。

潘璋死的不冤。”

隨著時間的推移,哪怕是在宛城中,曹休也是能得到州陵被糜暘奪回的最新訊息。

當贊完糜暘後,田豫隨即意識到一個關鍵的問題:

“今吳軍後路被糜賊所斷,陸遜可曾有派出使者,向大司馬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