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4頁)
章節報錯
被陸遜留下來負責鎮守州陵的,是東吳宿將潘璋。
當時日進入到九月後,江南的天氣,就不可避免地變得陰冷起來。
特別是州陵就位於江邊。
江上不斷湧來的水氣,更加深了這層陰冷。
臉上有著刀疤的潘璋,正帶領著親信在巡視著江防。
由於近來長江的水位,變得越來越淺,導致那些原本隱藏在江中的鐵索,有些露出了江面之上。
望著遠處那密密麻麻的鐵索,潘璋心中並無多少擔憂的心思。
他來巡視,最多隻是做做樣子而已。
待略微巡察了一圈江防後,潘璋揉了揉乾燥的手,回到了州陵城中。
剛剛坐下,潘璋言語中就帶著遺憾地說道:
“今次出征,吾只遺憾未能瞧見中秋之煙火。”
中秋節起源於先秦,在經過兩漢四百年的發展後,已漸漸成為漢民族傳統節日中重要的一環。
這一點在南方地區,尤為顯著。
對於南方地區的人來說,中秋節在當下,有著家庭團圓的美好寓意。
潘璋表面上是在說想念中秋節的煙火,但實則是在對親信抒發思親之情。
而思親之情,可謂人人皆有。
諸位親信在聽到潘璋的話後,臉上無不露出遺憾之色。
但很快的,他們臉上的遺憾之色就消失不見。
“若一切順利的話,大將軍或許能在年前攻克公安。
到那時,吾等願隨將軍一同在公安城內,觀荊州之煙火!”
說話的人,為揚州人士。
為揚州人士,他口中卻說著要觀荊州煙火,初聽有些鳩佔鵲巢的意味,但再仔細一想,這句話又透露出當下吳將的野望,或者說自負。
荊州遲早會是他們大吳的疆域之一!
潘璋聽出了屬下的野望與自負,但他並未因此怪責屬下。
因為類似的想法,在潘璋的心中更為濃烈。
不久前潘璋剛剛收到來自陸遜的最新軍報。
儘管徐盛那裡出了點意外,但徐盛好歹勉強也算將陳到的援軍牽制在了洈山附近。
除去徐盛那方面外,江陵通往公安的陸上各條要道,皆有吳軍的精兵強將駐守。
至於水路,想起方才剛剛看到的眾多鐵索,潘璋壓根就沒擔心過這一點。
而在水路,陸路皆被己方牢牢控制的情況下,就算是糜暘及時從宛城返回,又能有何為呢?
說實話潘璋還有點希望,糜暘能夠親自回到江陵城中。
這樣當糜暘看到那鐵索橫江的場面後,臉色定然很難看!
一想到這一點,潘璋就突兀地在諸位屬下面前大笑起來。
眾屬下不知潘璋為何突然發笑,可想到當下己方佔據的優勢局,他們也被潘璋的笑聲帶的大笑起來。
真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呀。
但潘璋不知道的是,正如他所願那般,回到江陵的糜暘,的確在觀察著長江上的眾多鐵索。
只是糜暘的臉色,卻一點也不難看。
望著在江水的帶動下,略微有所起伏的鐵索,糜暘對著身旁的魏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