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糜暘派人一路上的保護之下,朱桓與徐盛順利地回到了吳朝境內。

當朱桓的腳步踏在永安城外的土地上的時候,朱桓一路上一直懸著的那顆心才終於放下。

而江夏太守胡綜在得知朱桓歸來的訊息後,連忙親自出城,將朱桓與徐盛二人迎入城內。

胡綜字偉則,原是豫州汝南郡人士。

胡綜自幼喪父,少年時因躲避戰亂來到江東。

在孫策初步平定江東時,胡綜因名聲成為門下循行,是孫權的伴讀之一。

憑藉著這層關係,自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後,他就開始重用胡綜。

孫權一開始先任命胡綜為金曹從事,後又升遷為鄂長。

赤壁之戰後,孫權將胡綜招至建鄴,成為他身邊執掌軍政機務的秘書之一。

公安之戰後,孫權將沙羨改名為永安。

而為了讓「永安」城能夠一直成為江東的屏障,孫權便拜心腹胡綜為江夏太守,治永安城。

從胡綜前半生的履歷來看,他乃是孫權最信任的幾位心腹之一。

可是在見到胡綜時,朱桓卻沒給他什麼好臉色。

內中緣由除去朱桓自視甚高的性格外,還因為胡綜隸屬於江北士人,在政治利益上,他與身為江東士人的朱桓,有著天然的衝突。

胡綜自然也知道朱桓不喜他的緣由,只是礙於陸遜的命令,胡綜並未在明面上與朱桓起衝突。

牢記陸遜吩咐的胡綜,在將朱桓迎入永安城後,還特地為他與徐盛舉辦了一場慶功宴。

為了提振己方計程車氣,陸遜早早地就將他寫給糜暘的戰書內容公之於眾。

因此在之前朱桓尚未回來時,吳朝中人大多認為朱桓這一去,基本上是凶多吉少。

可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朱桓與徐盛最後竟平安無事的回來了。

雖說尚不清楚,為何糜暘在接受謾罵後,還能放朱桓與徐盛回來。

但既然朱桓與徐盛是擔著風險前去的,那麼他們最後能夠平安歸來,自然是一件大喜的事。

至少這件事稍一潤色,便可將朱桓與徐盛潤色為不畏***的形象,這對吳軍計程車氣是有著不小提升的。

既是喜事,那麼設宴慶祝,也是應有之義。

胡綜的想法是好的,不過他卻漏算了一點,這點便是朱桓的性格。

朱桓在回到永安後,發現城內的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著他,這一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朱桓本就自大的脾性。

自大的朱桓在赴宴時發現,他的坐席竟被安排在胡綜之下,這一點讓他的心中很是不喜。

憑藉陸遜的才能及家世,他的身份在自己之上,朱桓也就不說什麼了。

可胡綜身為一倖臣,他又何德何能?

而隨著酒水的不斷下肚,半醉的朱桓竟發現了一件更讓他無法容忍的事。

渾身佈滿酒氣的朱桓,在環視了宴席一圈,確定自己沒看錯後,他便冷下了臉問上座的胡綜道:

「韓綜何在?」

聽到朱桓問及韓綜的去向,胡綜的臉上流露出些許尷尬的神色。

韓綜是韓當的長子。

韓當在今年初因病去世,韓綜就在東吳的慣例下,繼承了韓當生前的部曲。

而孫權在得知韓當去世的訊息後,他因感於韓當是東吳三朝元勳的身份,遂下詔拜韓綜為橫江將軍,與胡綜共同守備永安。

單單憑藉著韓當留下的遺澤,按理來說,韓綜在東吳的政治生涯,應該是很平穩的。

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這不是孫權不體恤功臣之後,實在

是韓綜的作風太過惡劣。

韓當在世時經常領兵在外,久而久之,他就疏忽了對韓綜的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