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算漢臣嗎?

若單單從身份上來說,身為大漢驃騎將軍,並官拜涼州牧,受封斄鄉侯的馬超,當然是不折不扣的漢臣。

可很多事並非表面上那麼簡單。

馬超雖在大漢身居高位,但他手中一直沒有實權。

除去沒有實權之外,整個大漢的官員對馬超,都猶如見到蛇蠍一般,避之唯恐不及。

在這種情況下,馬超之前幾年只能獨自呆在沔陽閉門不出。

這既是劉備對馬超的防備,亦是他對馬超的一種保護。

要是不讓馬超儘量淡出人的視線,糜暘敢保證,大漢中彈劾馬超的奏文,能將劉備案頭堆滿。

可以說整個大漢上下,都未曾有人將馬超當做他們的同伴。

而在這種被孤立的實際情況下,馬超能算的上漢臣嗎?

有名無實也。

馬超問的這句話看似可笑,但實則是在隱晦的問糜暘,他在如此浴血奮戰後,能夠真正被大漢上下接受嗎?

正因為懂得馬超的深意,故而糜暘才沉吟不語。

馬超之所以被大漢上下有意的孤立,他以前是一方諸侯的身份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因為這最多導致他手中很難有實權,但卻不會讓他被所有人厭棄。

馬超之所以會被所有人厭棄,是他害死父親,族人的行為。

在真正歷史上,馬騰當年在張既的勸說下入朝為官,被曹操任為衛尉。

當然馬騰對曹操並不是沒有戒心,故而他雖帶兩位兒子馬休、馬鐵離開西涼後,但還是留下馬超在涼州統領他的部隊。

這一點也證明著,馬騰當年是真心想投效曹操的,不然他不會將包括自己在內的馬氏族人都遷至鄴城。

只是馬騰想為自己留下一個保障。

馬超手中的兵馬,就是保護馬氏族人上下最重要的保障。

而馬騰敢這麼做,不就是認為馬超不會害他嗎?

可是後來發生的事,卻將這約定撕的粉碎。

那便是馬超懷疑曹操意欲行使假道滅虢之計,故而直接悍然率軍造反,完全不顧父弟族人在鄴城的安危。

“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

馬超的這句令世人驚掉三觀的話,更是直接證明了他當年是怎麼想的。

要知道那時候馬騰還未死,故而馬超實質上只是負責為馬騰統率軍隊而已,他不算涼州馬家軍的主人。

可馬超不僅不顧約定悍然反叛,甚至還用馬騰自己的兵馬,將馬騰親自送入死路。

當馬超反叛的訊息傳到鄴城後,就連曹操也是不可置信。

馬超建安十六年反叛,曹操直到建安十七年才派兵捉拿馬騰及一眾馬氏族人。

這證明在這一年內,曹操還抱有希望認為馬超可能會回心轉意。

但並沒有。

於是馬騰及上下馬氏族人數百口,皆被曹操於鄴城處斬。

違背約定是為不信,違背主帥命令反叛是為不忠,害死父親族人是為不孝不仁。

世人最難接受的四大惡行,馬超全都佔了,這讓世人怎麼會不對馬超痛罵不已。

憑馬超以往做的這些事,得虧是劉備最後收留了馬超,不然馬超能活到今日嗎?

而大漢上下皆對馬超厭棄,又怎麼能說的上是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