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去的很快。

於觥籌交錯、君臣同歡的氣氛之中,不知何時,第二日的日光就悄然出現在了天邊。

而當日光出現的那一刻,代表著上下盡歡的元旦宴會已經圓滿結束。

昨夜的種種,最後只能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美好回憶,亦將成為史官筆下的盛事,靜靜地躺在史書中等待著後世人的發掘與嚮往。

第二日,劉備率領著眾臣返回長安。

相比於來時的十萬民眾相隨,回程顯得頗為寂寥。

而待劉備的御輦重新駛入未央宮中後,不久後一個令人擔憂的訊息,漸漸就在長安城內流傳開。

陛下病了。

或者說這麼闡述並不準確,畢竟劉備一直有沉痾在身。

準確的來說,是陛下這次的病,顯得並不樂觀。

一開始時,這個訊息只被時人當做謠言,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流傳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未出現在眾臣面前的劉備,好似在無形中證實著這個訊息。

對於自己這次的病,劉備早有預料,且不如以往那般,費盡一切心力隱瞞。

該來的都會來,當下的大漢,經得起一切風雨。

該安排的他都安排好了,劉備對自己的安排有著十足的自信。

數之不盡的請安折透過尚書檯,飄進劉備的寢宮之中。

但那些寫出這些請安折的大臣並不知道,以劉備這時候的身體狀況,他都沒辦法來親自閱覽來自大臣的忠孝之心了。

見劉備一直不露面,且未對任何大臣的請安折做出回覆,許多大臣終於慌了。

他們意識到一件,他們打心底裡不想承認的事。

那件事讓他們感到恐懼,亦讓他們自發的穿戴好朝服,來到皇城內親自打探情況。

等他們進入皇城後,他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皇城的守衛在虎賁將軍糜威的安排下,陡然增加了一倍。

據打探得知,增加皇城守衛乃是直接由大將軍親自下達的命令。

大將軍有權力插手宮城防衛嗎?

那自然是有的。

可按照常理,虎賁中郎將自有上官光祿勳,大將軍本不應該直接越過光祿勳對虎賁中郎將下達命令。

除非有些事大將軍不想讓旁人知道,除非有些事又緊急又重大。

那會是什麼事呢?

一想到這點,再結合之前心中的疑慮,許多大臣心中就久久無法安定。

他們相互簇擁著來至皇城內的相國官署中,想面見諸葛亮問個究竟。

相國乃百官之長,眼下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並未拒絕接見大臣們,於亮堂的官署內,眾臣們見到了俯首辦公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