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1/4頁)
章節報錯
張飛留下給鄧艾斷後的兵馬,有五千之眾。
五千之眾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一般情況下用於掩護大軍撤退倒也夠了。
而由於這數月來,漢軍一直將魏軍圍在宛城內攻打,這導致漢軍中的許多將校都認為司馬懿不會在他們撤退之時,率軍追擊他們。
畢竟從士氣及兵力這兩方面來說,魏軍都不佔優。
但鄧艾並沒有掉以輕心。
在張飛率大軍離開宛城數里後,鄧艾才率軍從營帳中出發,徐徐後退掩護張飛的大軍。
張飛不僅留下了五千漢軍給鄧艾,還將兩員悍將留下輔佐鄧艾。
這兩員悍將正是張苞及趙統。
作為大漢元從系中聲名漸起的二代,張苞及趙統的心中是有著驕傲的。
他們的父輩皆是令天下人畏懼的萬人敵,故而自他們從軍之日起,一心想闖出個名堂好不辱沒了父輩的名聲。
只是張苞與趙統二人,都是擅長武藝之輩,並不長於計略。
這就讓他二人立功的機會很少。
有張飛在荊州中,想來當下沒有哪位魏將,敢不怕死向荊州軍提出鬥將之請。
立功的機會不多,這就導致眼下張苞與趙統的職位並不高——二人皆僅為中郎將。
而反觀鄧艾呢?
在北伐之前,鄧艾就因南征之功成為了中郎將。
在被糜暘派來荊州之前,糜暘擔心鄧艾年紀輕不能服眾,還特地將鄧艾遷為“行折衝將軍”。
而據張苞及趙統所知,張飛近來是有意將鄧艾頭上的那個行字去掉的。
當然漢軍中比張苞與趙統職分高的人不可勝數,但重要的是他們的年紀,都比張苞與趙統大上許多呀!
更重要的是,鄧艾還只是糜暘的一名嫡系部下而已。
這數年以來的變化太大了。
論及出身張苞與趙統不比糜暘差,早年時他們還與糜暘被成都中人合稱為“太子四友”。
可數年的時間過去了,糜暘拋下他們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就連他的部下鄧艾職位都比他們高了。
這樣的巨大反差,怎麼可能能不讓張苞與趙統心中吃味。
都是年輕人,有好勝心是很正常的。
張苞與趙統心中的想法,瞞不住鄧艾。
倒不是鄧艾的情商突然變高了,主要是這幾日來張苞與趙統一直用探究的目光注視著他。
任何人被一直這麼注視,都能猜出點緣由吧。
張苞與趙統是在探究,到底是他們的能力不如鄧艾,還是他們投錯軍門了呢?
不過好在張苞與趙統家教甚嚴,他們心中雖有著不解與吃味,但還不至於將這樣的情緒演變成對鄧艾的不滿。
這幾日以來,張苞與趙統對鄧艾的將令倒也是十分聽從。
本來若沒有什麼意外的話,三人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會這麼平淡的發展下去,可世上總有一些自作聰明的人喜歡作妖。
在鄧艾率軍撤至離宛城十數里的一處平原上時,突然有一支快速趕來的魏軍精騎對他所率的漢軍發動了襲擊。
離開宛城之時鄧艾就在後方廣佈斥候,這讓他早有準備。
加上在糜暘的連番打擊下,當下的魏軍中實在難有數量眾多的騎軍。
所以最後鄧艾成功的指揮漢軍擊退了這次魏軍的襲擊。
而當擊退魏軍的這次襲擊後,張苞與趙統便一起來到鄧艾面前建議道:
“賊軍果如車騎將軍所料,預謀襲擊我軍。
今賊軍的襲擊已經被我軍擊退,我軍可儘快與車騎將軍匯合了。”